终于,在卫星定位仪、地图分析师、气象观测员和地质学家帮助下,大家在雪山面南山坳找到处风势较弱地方。这里原本是大块平坡,但在中间就像被勺子挖走块,面积也不大,那倒卷风便从山坳上方掠过,至少能平稳结营,这里就是他们二号突击营地。
他们结是极地专用蚕蛹营,看上去就像半个蚕蛹横躺在地上。这种营帐内置十六枚营钉,外面同样牵四根固定缆,使它固定得非常牢靠,无论从哪个方向吹来大风都能抵御。更关键是,它采用双层蜂窝状充气强化薄膜作为帐篷材料,加上蛋壳状蚕蛹外形,使它能够抗住普通滚石和冰崩袭击。在极地环境下,强风往往吹得磨盘大石头满地乱滚,普通营房砸就是个洞,只有这种蚕蛹营才能经得起滚石打击。在南极,中国科考队科考站也采用这样蚕蛹外观,只不过为增大使用面积,科考站修得更像半个埋在地下铁桶。
营帐较矮,低伏,得猫腰钻进去,就如同钻进个大睡袋中,通常个营帐可容四人躺卧,但起火煮饭什就得在营外另选地方。他们在山坳靠墙处支起高压锅,大雪山海拔高,气压低,不用高压锅根本煮不好食物,连水都烧不开。匆匆吃过午饭,队员们又忙碌起来,他们要监测风向、风速、云层聚集情况,观测地形,定制明天登顶路线,检查雪融水水质水况,观察地表环境和地面植被生长。由于这支队伍接受多方帮助,在吕竞男与各方联系同时,各个部门也提出帮忙实地监测气候环境变化要求。如今已经在半山扎下营来,他们本就准备监测气候和地理条件,为明天冲顶作充分准备,所以顺道也就答应下来。
"风向,东南偏西,上坡风。"
"风速,15米每秒,在逐渐加大中。"
前途未卜,们也不得不冒这个险。"
张立支持道:"没关系,们又有哪次不是在冒险呢。"
胡杨队长看着吕竞男背影暗想:"果然是有什事情不能再拖下去吗?"
没想到,仅仅又走两个小时,山坡上风势突然大起来,就好像迎面有堵墙,扼制着队员们前进步伐。岳阳急得大叫:"不是说下午才有风吗?怎现在就起风?"
胡杨队长摇头道:"血雪,这就是血雪啊!"
"气温,零下2摄氏度,午后气温将持续降低。"
"气压,56.446千帕。"
"地表植物,目前可见雪莲花茎、三指凤毛菊,还有……无名
吕竞男道:"如果这样前进话,抵达突击营地,们体力也就消耗得差不多,明天无法冲顶,有什好办法没有,胡队长?"
胡杨队长道:"们昨天定第二套方案,另个突击营地在什地方?"
吕竞男迎着大风,将地图铺在地上,用乱石压住,道:"你看……"
胡杨队长看着地图,对吕竞男道:"用卫星导航,请气象局和地质局同志协助,们得绕开这股强风。雪线以上,攀登难度将是目前十倍,不能在这里无谓地消耗体能。"
路上,吕竞男用卫星定位导航,不断通过手机与外界联络。喜马拉雅山脉附近就是这点好,被卫星覆盖,手机有信号,能保持与外界联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