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驳费链条里,几乎每个环节上人都有所获利。里正抽二钱,后湖赚两,尤以赵家赚得最多——县里做官赵主事留下两;自家开官府指定纸铺,赚两三钱;放高利贷,又是笔利益;最后还成功地收购王叙田地。
唯输家,只有王叙家。
这个例子是杜撰,但类似真实故事直在民间发生着。海瑞曾记录下淳安县常例收入,其中赫然写有“造黄册每里银二两”字样,可见负担之重。
黄册库和地方官吏不需要面对面勾结,他们只需要在自己位置稍做发挥,就会产生层层涟漪,让利益顺着最有利方向流动。上头得中利,中间得大利,底层赚点小利,大家皆大欢喜。至于倒霉王叙家,并没人关心。
那说回到本题,这个驳费,对于后湖黄册库改善经济状况有帮助吗?
户房驳回来,你自己掂量着办。”王叙又问:“赵四家比有钱,为啥不他家出?”里长乐:“他家儿子就是本县户房主事,侄子是书手,你自己去说吧。”
王叙只得咬着牙,乖乖把明年换种子钱先交。造好里册送到县里,赵主事翻圈,把书手叫过来,在册子里故意改错几个数字,交上去。
这本册子层层送至后湖黄册库。驳查监生已经得机宜,要严查错漏,以便多赚经费。他拿到这本里册,随便看,里面就有个大错。他兴高采烈地把驳语写好,打回原籍,连带着还有份罚款单,说你们册子错条,罚两银子。
罚款单送到县里,赵主事把文件收,另外写份罚款单。然后他把里正和王叙叫过来,板着脸亮出罚单,说你们里造册子不合格,人家给打回来,要罚款二两银子。
王叙听就急,说这是你们指定店铺造,怎会错?主事抬眼皮,说这是中央发回来,又不是们有意刁难,有本事你去找朝廷说去。王叙说连青苗钱都垫出去,明年家里吃喝都没着落,上哪儿去交这二两银子?
有,简直太有。
每条驳查罚银多少,史无明载。不过在正德九年,只是南直隶地区就有十四万户记录被驳回,全国怕不是要接近百万条?
即使每条罚银
里正给他出个主意:“赵四在放印子钱,你去借不就得,七进十三出,便宜得很。”王叙百般不情愿,可架不住赵主事吓唬、里正胁迫,不得不去借赵老太爷高利贷,把二两银子交。
里正很快又找上门来,说重新修改过里册也要收攒造费,五钱银子。王叙眼前黑,说:“怎还要收?”里正冷笑道:“这算不错,只让你把驳查那页重造。搁到几十年前,整本都要你重造,那可贵。”王叙穷途末路,只得卖家中耕牛,换来银钱给里正。
里正转头留下二钱,把剩下三钱送进赵记纸铺,重造驳查那页,连同二两罚款交给赵主事。
赵主事收下二两银子,留下两在囊中,还有两上交应天府。后湖黄册库人查账,好,钱到账,新页也审核无误,交割入库。
转年到夏税之日,失去买种钱和耕牛王叙,钱连交赵家利息都不够。他只有两个办法,就是把田地卖与赵家,卖身为仆或佃农,或者举家自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