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朝廷可以。
如果尚书省出面组织,便可以把沿途驿站力量都动员起来,加大更换频度,让每匹马都可以跑出冲刺速度来。而且荔枝不涉机密,不必个使者跟到底,可以频繁地替手接力。只要持有最高等级符牒,理论上可以日夜兼程。当天晚上,李善德便埋头做次详细计算。民间转运队伍,尚且可以在十天内冲到丹江口;以朝廷近乎无限动员能力,加上李善德设计保鲜措施和路线,速度可以提起三成,十天完全可以抵达长安!那时候荔枝应该介于香变和味变之间。
不对!还可以再改进点!
他之前曾听人说过,可以用竹箨封藏荔枝,效果也还不错。如果等枝节枯萎之后,立刻摘下荔枝,放入短竹筒内,再放入瓮中,效果更好。
等下,还可以改进点!
弃马登船,循汨罗江进抵洞庭湖,并横渡长江。渡过之后,再沿汉水、襄河、丹河辗转至商州。这路上并无险滩恶峡,只要水手够多,可以昼夜划行不断,直到商州。然后队伍将下舟乘马,沿商州道口气冲入关中,过蓝田,灞桥便近在眼前。
这条路水陆全程是四千六百里,且避开大泽、逆流、险滩、川峡、重山等各种险阻,可以说集四路之精华。李善德为算出这条路来,差点把眼睛都算瞎。他相信,除非是腾云驾雾,否则再没有比这条路更快更稳。
四月二十日,李善德人骑,走到基州章门县。在处简陋驿馆里,他接到前方结果。
五瓮荔枝枝条,从第四天开始相继枯萎,坚持最久瓮是第七天。按照预案,骑手们发现枯萎,立刻将荔枝摘下来,换用之前盐洗隔水之法,继续前进。之前测试结果证明,摘下来荔枝最多坚持五天,考虑到新鲜度话,只有四天。也就是说,用“分枝植瓮之法”和“盐洗隔水之法”,共能争取到十天时间。
试验结果,和这个计算结果惊人地相符。最快个转运队,在出发后第十天冲到丹江口,在前往商州道途中,才发现荔枝变味。
他在上林署做许多年监事,所分管业务是藏冰。每年冬季,李善德会组织人手去渭河凿冰,每块方三尺,厚尺五寸,共要凿千块,全数藏在冰窖里。等到夏季到来,这些冰块会提供给内廷和诸衙署使用。
不仅长安城如此,大唐各地州县,只要冬季有冰期,都会建起自己冰窖储备。
荔枝保鲜最有效法子,是取冰镇之。可惜岭南
李善德收到这个报告之后,不悲反喜。
转运队伍没能抵达长安,是在他意料之中。
个小小荔枝使,调动资源有限。他路上只能安排十五个左右换乘点,平均每三百里,才能换次马或者船。单以马行而计,匹健马,每跑三十里就得饮水次,每六十里得喂料次,三百里中途休息便得十次。每次停留时间差不多两刻。换句话说,每跑三百里,就要有两个半时辰用来修整。这还没考虑到,同匹马跑出百里以后,速度便急速衰减。
而且这些骑手皆是民间白身,虽然持有荔枝使签发文牒,穿越关津时终究会花上很长段时间。
这些制约速度因素,都是李善德所无法改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