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名记者则是端起茶壶给老头续杯茶,送到老头面前。
老道在旁边继续嗑瓜子,津津有味地听着。
那个年代很多事儿,很难讲得清楚道理,但至少现在社会风气是在进步和改正错误,人们认知也不再和以前那般局限。
只要是为国流过血人,其实,不用计较其身份,也不用再去顾忌什私德方面事情,他们本身,就已经很值得尊重。
“当年参军,其实也是为吃口饱饭吧,那时候年纪小,参军时才14岁,也没什文化,也不懂什大道理,很多道理,也是以后才懂,才晓得,当初打仗,挺光荣。
毕竟,
周老板那穷。
看着昨晚老板抓着那把银币不撒手样子,
老道心里都有些可怜,
这得是多深执念啊。
年轻人问道。
老头点点头。
采访就这样开始。
两个年轻人应该是某个小报社记者,正在做采访抗战老兵专栏。
老头说第句话,
个大拇指。
坐在那里老头也只是矜持地点点头,他牙都不剩几颗,看样子说话都有些勉强,耳朵也不是特别好。
说句不好听,这个年纪这个状态,真是半只脚已经放进棺材里。
老道心里戚戚然,直接道:“这样话,今天这顿茶,请,三位,再给你们拿点儿小吃过来。”
“谢谢老板。”俩年轻人向老道道谢。
打打散散,跌跌撞撞,到45年时候,部队就在陕西驻扎下。
当时是在第集团军30军90师3营3连2排,司令胡宗南,军长鲁崇义,师长王会民,团长高树勋,连长姓陈,排长姓刘。
记得很清楚,直死死地记着当时部队番号,当时上面人强行让们记住东西,说是以后哪怕是战死,到地狱之后,咱也好招呼旧部在下面继续打鬼子。”
两名记者在旁边耐心地记录着,这些都是不久后会登
老头采访还在继续着,他说得很慢,但是条理很清晰。
像是已经在脑海中演练过哦不,应该是面对这样子采访次数应该很多吧,慢慢地,该怎说,也就习惯。
“因为当过国军,所以在很长时间以来直觉得抬不起头来,慢慢地,也就养成少言寡语习惯。”
老头叙述到这里时,
年轻记者马上道:“辛苦你,贾老先生。”
就让老道心里激动下,
只因为老头虽然说话很慢,也有些模糊,但那口子陕北口音,让老道真是分外亲切啊。
妈,
老乡啊!
老道犹豫着要不要再送点啥东西给他们,这些钱他会自己放进吧台,公家东西是公家,自己是自己,他老道也不至于去偷偷占周老板便宜。
“客气客气,应该应该。”
平时向锱铢必较老道这次难得大方回,回到吧台后面拾掇几个干果瓜子儿之类盘子端过来,放上去之后,老道也不走远,自己抓点儿瓜子儿,就靠着吧台边嗑着边听着。
老道是建国那两年生人,没经历过战争年代,但他这个人习性如此,就是喜欢道听途说听故事。
早些年,其实还是有不少说书先生,后来也就慢慢绝迹。
“老先生,们现在就开始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