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不愧为位优秀军事家,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支军队最大隐患就在于轻敌冒进,而最容易犯这个错误就是主帅邱福,在军队出发后,竟然还派人专程赶去传达这指示,实在是用心良苦。
后来事实也证明朱棣判断是准确,问题在于,主帅邱福偏偏就是个左耳进,右耳出人,遇到这样主帅,真是神仙都没办法。
邱福率领军队路猛进,赶到胪朐河(今中蒙边境克鲁伦河),击溃些散兵,并抓获鞑靼名尚书,丘福便询问敌情,这位尚书倒是个直爽人,也没等邱福用什酷刑和利诱手段,就主动交待,鞑靼军队主力就在此地北方三十里,如果现在进攻,必然可以轻易获得大胜。
邱福十分高兴,干脆就让这个尚书当向导,照着他所指引方向前进。这样看来,邱福倒真是有几分国际主义者潜质,竟然如此信任刚刚抓来俘虏,而从他年纪看,似乎也早
狂举动引起朱棣主意,为打压鞑靼嚣张气焰,他于永乐七年(1409)封瓦剌首领马哈木为顺宁王,并提供援助,帮助他们作战,瓦剌乘势击败前来进攻本雅失里和阿鲁台,鞑靼势力受到定压制。
为次性解决问题,朱棣决定派出大军远征,兵力为十万,并亲自拟定作战计划,但在最重要问题上,他犹豫。
这就是指挥官人选,朱棣常年用兵,十分清楚打仗不是儿戏,必须要有丰富战争经验人才能胜任这职务。最好人选自然是曾经与自己同靖难将领们,可是问题在于,当年靖难名将如今已经死得差不多,最厉害张玉在东昌之战中被盛庸干掉,朱能也已经死,张玉儿子张辅倒是个好人选,可惜刚刚平定安南并不老实,经常闹独立,张辅也走不开。想来想去,只剩下个人选:邱福。
对于邱福,们并不陌生,前面们也曾经介绍过他,在白沟河之战中,他奉命冲击李景隆中军,却没有成功,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在朱棣心中地位,此后他多次立下战功,并在战后被封为淇国公(公爵)。但朱棣也很清楚,这位仁兄虽然作战勇猛,却并非统帅之才,但目下正是用人之际,比他更能打差不多都死光,无奈之下,朱棣只得将十万大军交给这位老将。
永乐七年(1409)七月,丘福正式领兵十万出发北征,在他出发前,朱棣不无担心地叮嘱他千万不可轻敌,要谨慎用兵,看准时机再与敌决战。邱福表示定谨记,跟随他出发还有四名将领,分别是副将王聪、霍亲,左右参将王忠、李远。
此四人也绝非等闲之辈,参加此次远征之前都已经被封为侯爵,战场经验丰富。
朱棣亲自为大军送行,他相信如此强兵力,加上有经验将领,足可以狠狠地教训下鞑靼。
看着大军远去,朱棣心中却有种不安感油然而生,多年军事直觉让他觉得自己似乎漏掉什,他思虑再三,终于省起,便立刻派人骑快马赶到邱福军中,只为传达句话。
这句话是对邱福说,“如果有人说敌人很容易战胜,你千万不要相信!”(军中有言敌易取者,慎勿信之)
邱福接收皇帝指示,并表示定不辜负皇帝信任和期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