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告诉们,所谓道德与公理,只有在实力相等情况下才能拿出来讨论,所以徐海死,而汪直还活着。
对于这点,汪直本人有着十分清
这是封写给朝廷奏疏,文中反复为汪直说话,并表示应以和为贵,不能动武,作者是胡宗宪。
看完这封文书,毛海峰彻底放心,他躺到床上,静悄悄地平复着自己那紧张到极点情绪。
当然他并不知道,就在他翻阅文书时候,有双眼睛直在注视着他,这就是应该早已睡着胡宗宪大人,事实上,他比毛海峰还要紧张——如果兄弟你翻不到,就白忙活。
第二天早,吃定心丸毛海峰高兴地去向胡宗宪告别,胡宗宪并没有留他,因为他们之间已经不必再谈些什。
你不知道为什会如此兴奋。毛海峰略带得意地离开这里。
及打破目前僵局诚意。
但胡宗宪似乎不是来办事,他拉着毛海峰,去参加个接风酒局,并且表示,大家都是兄弟,先不要谈这些,填饱肚子再说。
在酒桌上谈事是国光荣传统,毛海峰高兴地去。但出乎他意料是,胡宗宪说吃饭就真只吃饭,啥也不谈,他几次想开口,都被胡宗宪有意无意地打断。
天色越来越晚,酒越喝越多,胡宗宪似乎已经喝得不太清醒,而毛海峰却始终心神不定,他不会忘记,汪直亲自交待给他任务——探听虚实,摸清底细。
事实上,在这个酒局中,毛海峰并非唯忧心忡忡人,喝醉(疑似)胡宗宪此时也非常地紧张,而从事情后续发展看,在此之前,他应该读过很多次三国演义——特别是书中某著名章节。
其实全都知道。胡宗宪似乎更有得意理由。
汪直终于相信胡宗宪,因为他相信自己养子亲眼所见,于是在犹豫片刻之后,他提出最后条件:
“派个人过来做人质,就上岸归顺。”
作为胡宗宪亲信,夏正承担这个重任,他孤身前往敌船,以换取汪直信任,遗憾是,这位仁兄再也没能回去,因为个愚蠢错误。
嘉靖三十六年(1557)十月,在打几年交道之后,胡宗宪和汪直这两位老对手终于见面并坐在起,正如胡宗宪所承诺那样,他对待汪直十分客气,且从不限制他自由,这倒不是因为胡大人坚持泱泱大国,诚信为本,只不过是面对强者时必然准则。
胡宗宪彻底喝醉,他拉着毛海峰,表示大家都是兄弟,今晚你就不要住招待所,定要住到那里去。
毛海峰坚决推辞,胡宗宪坚持,毛海峰答应。
拉着烂醉如泥胡宗宪,毛海峰第次进入总督卧室,他将不省人事胡大人扶到床上,便径自走向旁书案。因为在进来时候他已经发现,在书桌上堆积着许多公文,而他相信,其中必定有些是与汪直有关。
躺在床上胡宗宪也十分确信这点。
很快,毛海峰就找到他想要那堆文件,而打开之后,他看到两种截然不同意见,首先是大摞请战公文,主要作者是俞大猷和卢镗,内容不外乎痛恨倭寇,要把汪直扒皮抽筋之类,但当毛海峰翻到这堆公文最下面时,他发现另封截然不同文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