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是从孟诸(戚继光号孟诸)那里来吗?”
徐渭微微点点头。
于是李成梁严辞喝斥那些无礼部下,问出第二个问题:
“阁下可是姓徐?”
在得到再次肯定后,他立刻迎下堂来,恭敬地向这位老先生行礼,旁边人惊讶至极,都瞪大眼睛,但李成梁却清楚地知道,当他还是个落魄秀才时候,这个人已经筹谋东南,名震天下。
戚继光同意徐渭说法,却也说出这样句话:
“你说得没错,只是在看来,还有个。”
第二天,拜别戚继光,怀着好奇心徐渭出发前往辽东,他要亲眼见见那个连戚继光也推崇备至第四个人——李成梁。
在辽东,徐渭听到这样个消息,时任辽东副总兵李成梁家要请先生,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前去应聘。
当看到眼前这个落魄半老头子时,李成梁差点准备让人给他盛点饭,让他赶紧走人。出于礼貌,他还是极有耐心地询问此人有何专长,能教些什。
监狱。
此时已是隆庆年间,天下已然大变,物是人非。五十多岁历尽沧桑徐渭看上去,似乎比七十岁老头还要苍老,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外表落魄不堪人,竟然就是当年志得意满、意气风发东南第军师。
失去妻子,失去前程,连希望也已失去。
于是孑然身徐渭开始流浪,他游历全国,福建、直隶、山西,然后是蓟州,在那里,他再次见到戚继光。
徐渭平生为人孤傲,自负奇才,经常蔑视他人,却唯独对戚继光礼遇有加,因为在他看来,此人极其生猛,其才不下于己,所以引为知交。
他把自己长子李如松和次子李如柏叫到身边,当面交付给徐渭,并叮嘱他们要用心向学,虚心讨教。
徐渭并没有辜负李成梁期望,在此后
“兵法。”
当这个答案传到众人耳朵里时,在场所有人几乎同时哄堂大笑,李成梁也禁不住笑出声。自己就是武将,还要你这个糟老头来教兵法?
然而堂下这个人却丝毫不乱,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些嘲笑他人。
李成梁却不笑,因为他突然想起件事,不久之前,蓟州总兵戚继光曾派人快马前来报信,描述过个类似人。
他改变态度,小心翼翼地问道:
见到这位久别战友,戚继光十分激动,他安排酒宴,招待老朋友,在酒桌上,两人把酒言欢,谈及徐渭将来去向时,戚继光表示,希望他能留下来,在自己军中效力。
徐渭却只是笑而不答,戚继光是个机灵人,也就不再提起,徐渭并没有变,虽然落魄,虽然流浪,却依然是那个心高气傲徐渭。
于是他们说起另件事。
话题又回到当年平倭事略,精研兵法徐渭开始畅谈天下名将,在他看来,自嘉靖以来武将堪称杰出者惟三人而已:戚继光、俞大猷,以及谭纶(时任蓟辽总督),其余皆是泛泛之辈,不值提。
这里提下谭纶,此人虽后来名气不如戚继光,当时却是戚继光上级,他文官出身,喜好军事,从军三十余年,极有谋略且对敌作战勇猛,每次打仗都要亲自上阵,据统计被他亲手杀死敌人就多达上百人,可谓是杀人如麻,名将之誉实至名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