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日军刚刚回过点神,准备在城
明朝军事工作者们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国产货品质是有保障。
比如明军装备大样佛郎机,全长仅两米,有准星供瞄准,炮身可左右旋转。具有极强大杀伤力。
两米大炮,两个人就能用,按说是差不多,但中国人改造精神实在厉害,很快,明朝又研制出小佛郎机。
小佛郎机,全长仅九十厘米,炮身附有钢环,可供随身携带,打仗时候个人就能揣着走,到地方把炮筒往地上架,瞄准就能打,比火箭筒还火箭筒。
这玩意现在还有,实物存放于北京军事博物馆,本人曾去看过,个头确实不大,估计也能扛着走,有兴趣也可以去看看。
谜底就此揭晓,明军之所以不用火枪,是因为他们用火炮。
跑几百里路远道而来,自然要拿出最好礼物招待客人,藏着掖着,那是不地道。
不过确切地讲,明军刚刚使用那玩意,不能称作大炮,按今天军事分类,应该算是手炮或是火箭筒,它真实名字,叫做佛朗机。
嘉靖初年,次海上遭遇战中,海道副使汪鋐击败自己敌人——葡萄牙船队,战后,他来到对方毁弃战船上,发现批从未见过火器,经过演示,他发现这玩意威力很大,值得推广,于是他决定,将此物上交中央,并建议仿照。
这是明代火器发展史上个转折点。
除这些步兵炮外,明朝还发明骑兵炮——马上佛郎机,这种火炮尺寸比小佛郎机更小,仅七十厘米长,可随骑兵在快速移动中发炮,具有很强威慑力。
总而言之,明代佛郎机极易携带,操作简便,实在是攻城拔寨,杀人砸墙不二选择,有这玩意,那真是鬼才用火枪。于是几万明军就扛着这些要命家伙来到平壤城下,并让日军结结实实地过把瘾。
但小西行长不愧久经战阵,他很快镇定下来,并带伤上阵,召集被打懵日军,告诉他们不必惧怕,因为明军火炮发射后必须重新装弹,可趁此时机,整顿队伍,加强防守。
根据小西行长经验,大炮与火枪不同,每次发射后,都需要较长时间重新装弹,才能再次射击,所以他放心大胆地集结部队,准备防御。
这个说法看上去,是对,实际上,是错。
由于在明代,从外国来人,大都被统称为佛郎机人,所以所有从外国进来火器,无论是走私,偷来,还是抢来,统统被称为佛郎机。
而汪鋐所缴获这批佛朗机(即船炮),是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火炮,朝廷十分重视,立刻派人进行研究。
要知道,中国人向善于研究,但凡世界上弄出个新东西,甭管是不是自己研制,拿过来研究研究,几天就能造个差不多出来,仿制且不说,往往质量比原件还要好。
佛朗机就是如此,从葡萄牙人船上卸下来,装上弹药射上两发,别说,还真好用,于是乎先用再改,先改再用,再用再改,再改再用。原本放在船上用大家伙,体积越改越小,种类越改越多。
到嘉靖二十六(1547)年,明代佛朗机成功实现国产化,完全使用国产料件,自主研发,填补国内空白,并能批量生产,达到十六世纪国际先进水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