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上理由,在宣传方面,明朝也是相当落后。战争结束后,在日本,明明表现不咋样加藤清正、岛津义弘都被捧上天,所谓“虎加藤”、“鬼石曼子”波接波吹,从没消停过。
朝鲜方面,货真价实李舜臣自不必说,死后被封公爵,几百年下来,
朝鲜(韩国)史料则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胜利,主要是因为李舜臣和朝鲜义军(无奈,z.府军表现实在太差),至于其他方面因素,当然是有,但似乎也是比较次要。
而明朝方面……,基本没什动静。
现象是奇怪,但原因是简单,因为在明朝看来,这场战争,压根就不是什大事。
这是千真万确事实,所谓抗倭援朝战争,在史学界实在不算个啥,也没听说哪位专家靠研究这事出名,即使在明代,它也只是万历三大征部分而已,史料也不算多,除《万历三大征考》还算是马马虎虎外,许多细节只能从日本和朝鲜史料中找。
说起来,也只能怪国地大物博,什事都有,什人都出,就规模而言,这场战争确实不值提,打七年,从头到尾,明军总人数不过四万左右,直到最后年,才勉强增兵至八万,且打两个月就收场,架势并不算大。
助感激,并提醒后辈不忘报恩。
现在,大报坛已经消失,为什消失,不知道。
明朝大军得胜归来,万历并没有亏待他们,将领之中,麻贵升任右都督,陈璘和刘綎也升官。
当兵也没白干,为表彰群众,据说万历从国库里拨出八万两白银,作为对士兵封赏,当然,具体到每个人头上,层扒层,外加还有陈璘这样领导,能分到多少,那就不好说。但无论如何,也算够意思。
虽然在七年之中,曾有过无数曲折,遇上许多困难,付出相当代价,但这切都是值得。
而日本为打这场仗,什名将精兵之类老本全都押上去,十几万人拉到朝鲜,死光再填,打到后来,国内农民不够,竟然四处抓朝鲜人回去种田,实在是顶不住。
朝鲜更不用说,被打得束手无策,奄奄息,差点被人给灭,国王都准备外出避难,苦难深重,自然印象深刻。
相比而言,日本是拼老命,朝鲜是差点没命,而明朝却全然没有玩命架势,派几万人出国,军费粮食自己掏腰包,就把日本办挺,事后连战争赔款都没要(估计日本也没钱给)。
什叫强大?这就叫强大。
在进行这场战争同时,明朝还调兵十余万,围剿四川方向杨应龙叛乱,在万历同志看来,这位叫杨应龙土财主(土司),比丰臣秀吉威胁更大。
因为打赢。
所谓正义、邪恶、侵略、,bao行,大多时候都是毫无意义胡扯,衡量战争唯且永远准则,就是胜利,或失败。
用黑暗,bao力维护光明正义,这正是明朝创立不朽功勋。
这场战争最后结局大致如此,十分清楚,但有趣是,几百年后,历史对于这场战争评价,却十分之不清楚。
具体说来是这样:日本史料表示,这是场延续战国光荣以及名将光辉战争,虽然未必光彩(这点,他们是承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