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崇祯本人并不知道,经过长达八年暗无天日努力,他即将迎来大明曙光。
放他去!
崇祯死前,曾说过这样句话:诸臣误!
对于这句话,大多数人认为,是在推卸责任。
但考证完崇祯年间朝政,认为,这句话比较正确。确切地说,给崇祯打工这帮大臣,除部分人外,大多数可以分为两种,种叫混蛋,种叫混帐。
简单地说,就是先解决内部矛盾,再解决外部矛盾。
为实现这个意图,杨嗣昌还提出个计划,这个计划在历史上名字,是八个字: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四正,包括湖广、河南、陕西、凤阳,六隅,是指山东、山西、应天、江西、四川、延绥。简单地说,这个优秀计划大致内容,是部垃圾电影名字——十面埋伏。
它大致意思是,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战区,四个主要,六个次要,只要发现民军出现,各地将联合围剿。简而言之,就是划定管辖范围,在谁地方出事,就让谁去管,出事主管,没出事协管。
听完杨嗣昌计划,崇祯只说句话:
左右为难之际,崇祯想到个人。
这个人很孝顺,曾三次上书,请求让自己代替父亲受罚,那是在他决心处罚杨鹤时候。
他还清楚地记得这个人名字——杨嗣昌。
杨嗣昌,字文弱,湖广武陵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
崇祯见到杨嗣昌时,很忧虑。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痛苦,第种是身居高位者,第二种是身居底层者,第种人很少,第二种人很多。第种人叫崇祯,第二种人叫百姓。
而最幸福,就是中间那拨人,主要工作,叫做欺上瞒下,具体特点是,除好事,什都办,除脸,什都要。
崇祯每天打交道,就是这拨人,比如崇祯三年(1630)西北灾荒,派下去十万石粮食赈灾,从京城出发时候,就只剩下五万,到地方,还剩两万,分到下面,只剩万,实际领到,是五千。
这事估计是办得太恶心,崇祯也知道,极为愤怒,亲自查办。
案情查明:先动手,是户部*员,东西领下来,不管好坏,先拦腰切
“用你太晚!”
对于这句话,朝廷许多大臣都认为,是彻彻底底胡扯,无论是杨嗣昌,还是他那个什十面埋伏,都是空口白说,毫无价值,在他们看来,杨嗣昌同志将是第三个被干掉兵部尚书。
然而他们错,如果说在当时世界上,还有个人能够拯救危局,那这个人,只能是杨嗣昌。
两年后,只剩十八个人李自成,和束手投降张献忠,可以充分说明这点。
所有转变,都从这刻开始,魏忠贤、清军入侵、民变四起,朝廷争斗,紧张,痛苦,毫无生机,但始终未曾放弃。
局势实在太差,民军闹得太凶,清军打得太狠,两头夹攻,东榔头西棒,实在难于应付,如此下去,亡国是迟早事,怎办?
杨嗣昌只说句,句就够:
“大明若亡,必亡于流贼!”
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句话实在准得离谱。
按照杨嗣昌说法,清军或许很强,但短时间内,并没有太大威胁,但如果不尽快解决民军,大明必定崩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