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船谈不上吧?”樊剑川说。
“会被人利用,”宋维扬道,“有些人屁股歪得很。你忘十年前《长江日报》,这正规大型报纸,居然有记者伪造材料污蔑LYS五壮士,气得五壮士幸存者本人亲自出面打官司。随着网络兴起,这篇假新闻又被人翻出来,放到网上进行大肆传播,造成非常恶劣负面影响。当年涉及报道编辑和记者,呵呵……”
樊剑川下意识去掏烟,又看看封闭大巴车窗,最后还是把烟盒子塞回去,挤出笑容道:“那行,回头就邀请些近现代史学家当顾问。”
宋维扬叹息说:“承认正面战场,还是涌现很多英雄,也为抗战事业做出不可磨灭贡献。但总体上嘛,真经不起吹嘘,有些材料和报道,特别是来自弯弯二手材料,千万不要完全相信。”宋维扬指着自己脑门,“信多脑子会出问题。”
“哈哈。”樊剑川不置可否,显然随着接触抗战遗物和材料报道增多,他此时已经开始变成果粉。
这种情况不止发生次两次,甚至还跑出来个冒名顶替——真正英雄已经去世,有个老不死仗着自己跟英雄同姓(都不同名),硬说自己后来改过名,把英雄故事套在自己身上。
樊剑川刚开始很可能是被老不死忽悠,也不做深入调查确认,便对此人进行大肆包装宣传。最后被网友指出漏洞,戳穿这个骗局,樊剑川只能死鸭子嘴硬,最后这事儿不之。
“打算以后专门建个分馆,搜集那些可歌可泣抗战个人英雄事迹来展出!”大巴车上,樊剑川双臂挥舞,还在诉说着自己远大计划。
宋维扬忍不住建议道:“老樊啊,认为博物馆现在学术氛围不够,没有资深历史学者帮忙站台。应该请些历史学家,担任剑川博物馆顾问,否则今后闹出乌龙事件就难以收场。”
“什乌龙事件?”樊剑川问。
宋维扬也不再劝,大不哪天冒出假个英雄,他跟剑川博物馆划清界限即可。
宋维扬爷爷岳父,虽然是老盛海地产商人,但根据爷爷亲口叙述,当年可对空格他老人家没啥好感。仅抗战胜利后对沦陷区伪币纸法令,就让爷爷岳父瞬间资产缩水到二百五十分之,这些钱全被委员长合法搜刮——这个法令受害者,不仅仅是资本家,而是波及到沦陷区
宋维扬说:“如果有人确实是当年老兵,对某个抗战英雄事迹非常解,而这位英雄已经去世,且没有留下后人。那这个老兵心术不正,跑出来冒名顶替,对当年事情说得头头是道,你怎分辨真假?”
樊剑川愣愣,回答道:“没有这种可能吧,冒名顶替又没啥好处。”
宋维扬说:“随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正面战场抗战老兵,评价肯定也越来越高,福利待遇也越来越好。现在没好处,未来五年、十年就有好处。骗子只需要把自己包装成大英雄,名气和荣誉立即滚滚而来,甚至还有可能被请去参加各种商业活动,那都是钱啊!财帛动人心,老兵当中就没有骗子吗?仅凭你自己怎辨认得清楚?”
樊剑川默然不语。
宋维扬说:“而且,你对正面战场太过推崇,当心哪天触礁翻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