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皇帝陛下自己便还需要诸兄弟担负部分内外事务,所以干脆将沈牧、沈云几人压压,沈牧授为勃海王,沈云授为汝南王,沈劲则襄城王,也是给他们主要任事几人留下个进步空间,未来年高功大,再拔授级,便可归洛荣养。
至于其他沈氏族人,便不依爵级而授以公爵,怪只怪宗族太庞大,旦依次,沈氏族内诸亲凑出百十个公爵是不难。哪怕不给予封邑仅仅只是食禄,这也是个颇为庞大数字,索性直降县侯,降袭三代即止。
当然,这些族人中若真有任事之劳、建业之功,那也可以不接受这宗眷封授,而是以勋功得授更高爵位。
宗亲之外,尚有姻亲,而姻亲若只凭眷得爵,最高止于县侯级,唯皇后、太子妃母家或加荫子,或延传代。
当然规矩是这定,但还是有特殊存在,那就是退帝司马衍,自然不可寻常姻亲视之,需要加授殊待,王礼三代不移。
皇帝二妾之中崔氏册为贵妃,另妾室瓜儿因是沈氏家生,索性直赐帝姓而为淑妃。
至此,围绕皇帝家典礼算是告段落。之后自然便是与众同乐封授大典,皇帝陛下于外廷含元殿封犒宗亲群臣,皇后则居内廷长秋殿礼见诸贵属命妇。
新朝甫立,爵命封授可谓是等同于皇帝履极大事,有关这点台中也是广采诸论,盛议良久。
这当中最重要点,自然还是诸宗亲封授问题。特别沈氏宗族庞大,族裔众多,任何点微小差别,落实在实际中便能产生极大效果。而前朝司马氏宗室弄权,祸及苍生社稷也是殷鉴在前,自然需要十足慎重。
最终拿出定案,那就是沈氏服内诸亲,大体分为亲王、郡王、开国县侯三个等级。能够得授亲王者,唯太上皇诸昆弟,沈克封楚王,沈宏封越王,沈恪封卫王,沈伊封郑王,另有壮夭、二人各追封韩、宋,俱由嗣子袭之,仪同郡王。
大梁新朝功爵体系,除开国郡公、县公、县侯、乡侯、伯、子、男之外,最上另加国公级,仪同郡王。而功爵封授,以伯爵为起点,同样有爵无邑,虚封食禄,所以伯爵干脆裁统为忠勇、忠义、忠仁、忠礼等四号,分功察授。
至于
诸亲王、嗣王食禄而无分邑,居中而不就国,虚劳荣享,概不系职。换言之旦晋升为亲王,便为各脉始祖,可以尊荣养之,但不再涉于军政朝务。
到下代,沈氏族人就多起来,单单沈哲子这代堂兄弟便有十二人之多,而且几个老家伙都还年富力强,能生能养。宗法定例,年不及十六岁者概不授爵,沈克子、沈宏两子俱在此列,但就算是这样,仍然授出郡王十人,卫王沈恪、郑王沈伊各子超规授爵。
另外还有宗亲中确有勋功积累者,得授郡王三人。除诸王正爵以外,各王亦可表奏台省、宗正,请立王世子,王世子仪同郡王而无禄。诸王代袭而降,五代除爵,唯亲王守嗣人,承王礼而不称王号。
应该说,这套王爵宗法传承对于宗室限制还是蛮大。单单亲王不就国、不干政,便废多半宗室拱庇之能。
晋世宗王祸国是方面,但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皇帝家若只成纯粹孤家寡人在当下这个世道而言也是不乏隐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