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心潮起伏,面上强抑激动,只手已在大袖掩饰下紧紧握住小师兄手,用力得自己都觉得骨节微痛。他师兄其实比他更激动,全然没感到他在握自己,僵立田间,久久看着眼前那片金穗,喑哑地问声:“成?”
他们大郑也可以和后世样,不忧饥馁?
学生们尚不清楚杂交水稻能造就何等奇迹,看着那稻子也欣喜,喜却是这些水稻茎杆雄壮、结穗多、谷粒饱满。
这些杂交水稻尚未施最能促分蘖磷肥,也没用劲效强化肥,只上些容县买有机肥和自制海鸟粪肥,到收获时便已子实累累,株竟能收二百余粒稻谷。
寻常稻子收得百二十粒都已不少,这杂交水稻竟收收到二百余,这不是祥瑞,还有什是祥瑞?
要种祥瑞,因有桓凌当初献箱祥瑞做背书,自然大力支持。圣旨发下来,便叫崖州拨划上好水田做实验田,又厚赐银钱,免崖州税赋,任他们实验。而中原诸省官府、名士听闻此事,也都尽力帮衬,光是各府支援种粮就逾万斤——
这些粮不光种,连吃都够。
他们不舍得浪费良种,只留杂交用,剩又都退回去,只留下诸府县*员派来学习子弟和那些自带种粮和口粮来跟他们读书儒生。
广东、福建等地下南洋海商从官府那里领寻野生稻重任,也肯用心搜集,每每从旧港、爪哇……直至吕宋等地回来时,都要捎些当地种植或野生稻种子。
个崖州几乎成杂交水稻实验基地,多少东南俊杰都甘心俯首田间。
这才刚开始种,若以后都这杂交下去,岂不代代都是收成二百余粒嘉谷?算到亩地产出粮食,怕不有千斤都不止吧?
学生们喜得不用先生催就知道加班加点去写论文,恨不能连自己每日几时下田,翻看几粒花药都写得清清楚楚。那个发现不育野稻赵学生更是将自己找到野败经历和心境用不同文体写四遍,诗词曲更多不胜数,论文还没写出来,先凑本《赵氏咏稻集》。
搞杂交需要解遗传学,但更需要是实实在在地田间耕种。这多人投身这番事业上,边学边做,边记录边反思,不断修正之前缺陷处。如此季季、年年,成千上万株水稻杂交下来,终究有结果。
又是腊月大熟之际,“瑞谷癸未号”实验田间稻料已熟成待收割。稻穗垂金,子粒饱满,风吹过时摇摇曳曳,竟有种沉重得不能随风而动错觉。
这些水稻自育秧时起便有人时时记录,田边插着漆得雪白高大木牌,上头殷红大字记录着平均和最高分蘖、成穗数。
单株最多能分三十蘖,成穗者十九,穗中实成谷粒足有二百粒,重可达钱。
这里随便株水稻,便能压倒他们当年在御前上那箱嘉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