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地坚持“合作”,也便只能付出“失败者代价”,得到0分。而“老实人探测器”则能得到最高成绩5分。但在下步里,“针锋相对”开始报复,复制对手上步行动,打出“背叛”牌。而“老实人探测器”则盲目地继续原本设定程序,复制对手上步“合作”牌。于是它只能获得0分,而“针锋相对”则得到5分。再下步,“老实人探测器”极其不公正地又开始报复,“背叛”“针锋相对”。反之亦然。在每轮交替报复回合里,双方各自平均获得2.5分(5分与0分平均值)。这依然低于双方持续双向合作所能轻而易举获得3分(这也是本章前文中尚未解释“特殊情况”原因)。于是,当“老实人探测器”与“针锋相对”开始博弈,双方都未能获得两个“针锋相对”博弈时所得分数。而如果“老实人探测器”互相对弈,其结果只可能更坏,因为这种以牙还牙冤冤相报可能开始得更早。
让们再来考虑另个叫“愧疚探测器”(RenwrsefulProber)策略。这个策略有点类似于“老实人探测器”,但它还加以主动终止循环于双方间交互背叛。这便需要种比“针锋相对”或“老实人探测器”更长记忆。“愧疚探测器”能记住自己是否刚刚主动“背叛”,或者只是为报复。如果是后者,它便“愧疚地”让对手得到次反击机会,而不加以报复。这便将此循环报复行为终结在萌芽状态。如果你在想象中旁观“愧疚探测器”与“针锋相对”博弈,你会发现可能循环报复行动不攻自破。博弈中大部分时间都采取互相合作,使得双方都能获得相应高分。在与“针锋相对”博弈中,“愧疚探测器”能获得比“老实人探测器”更高分数,但依然没有“针锋相对”与自己对弈分数高。
阿克塞尔罗德竞赛里还有些比“老实人探测器”与“愧疚探测器”更为复杂策略,但它们平均分都比“针锋相对”低。事实上最失败策略(除随机)是最复杂那个,作者为“匿名”。这个作者引发些饶有兴趣猜测:五角大楼高层?中央情报局首脑?国务卿基辛格?阿克塞尔罗德自己?们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
不是每个策略细节都值得研究,这本书也不谈计算机程序员创造力。但们可以给这些策略归类,并检验这些类别成功率。阿克塞尔罗德认为,最重要类别是“善良”。“善良”类别指是那些从不率先背叛策略。“针锋相对”便是其中个例子。它虽然也采取“背叛”行动,但它只在报复中这做。“老实人探测器”与“愧疚探测器”也偶尔采取“背叛”,但这种行为是主动起意挑衅,属于恶意策略。这场竞赛中15个策略中,有8个属于“善良”策略。令人吃惊是,策略中前8名也是这8个善意策略。“针锋相对”平均分504.5分,是们600分基准分中84%,个很好分数。其他“善良”策略所得分数要比“针锋相对”少些,从83.4%到78.6%不等。排名中接下来分数则是由格雷斯卡普(Graaskamp)所获得66.8%,与高分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