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涨,穰侯无由恋栈,自己亲政便是指日可待。然则赵国大山横,秦国局势陡见险恶,强臣猛将便会成为国家重宝,稳定权力格局便也会成为上下同欲,朝野便会转而拥戴穰侯此等强臣掌国,以与赵国对抗;穰侯虽已年迈,却是老而弥辣,非但体魄强健,权欲更是不见稍减,若再有十年,嬴稷自己也便是年近六旬之老人,倏忽生,难道注定要将这空头王冠戴到坟墓里去?
虽则如此,这种茫然无措与其说是因自己权力处境而起,毋宁说是惊心动魄赵国故事给他前所未有震撼。毕竟自己是秦王,也算身强体健,终不成还能走在老舅父之前?纵是亲政再晚,秦国最终也还是得嬴稷掌权。说到底,秦国目下最要紧是如何对抗这个巍巍然崛起赵国?然则,依赵国目下之势,秦国还当真是力不从心也。就兵力说话,战国以来,初期魏国最是强盛,魏惠王中期曾达到五十万精锐大军;战国中期,楚国吞灭吴越之后,兵力度达到六十余万,齐国更是在齐湣王后期达到八十万大军。然则,上述三国都倏忽衰落,目下都是拥兵三四十万而已,且还不是清色精锐新军。目下七大战国之中,兵力在六十万之上者,惟有目下之赵国。
若是仅仅数量占优而战力疲弱,秦国五十余万大军何惧之有?要紧之处在于,赵国这六十余万大军,偏偏是胡服骑射之后练出精锐新军,其剽悍勇猛之战力,竟能战吞灭秦军八万铁骑,当真令人惊心!纵是胡伤用兵不能与白起相比,然则两军死战绝地,赵军并非大军重围以数倍兵力优势取胜,而是在兵力大体相等情势下死战取胜。若非此等血战,岂能令善战之秦国朝野震惊?
如果说,阏与之战还仅仅是对赵军战力惊讶,在白起揭开赵国帷幕后,秦国君臣便已经被赵国整体实力震惊。若是赵武灵王主父直做下去,以赵雍晚年之错失频出,也许赵国之强大也就是昙花现。偏是阴差阳错,场兵变竟成赵国朝野枢纽之油,使这个民风强悍国家渡过危机而继续强大起来!本来赵雍未必就死,偏偏是那个最后侍女岱云子刚刚走出赵国,便永远地失踪。本来少年赵何未必能稳定赵国,可谁料那个公子成被封为安平君独掌国政三年之后竟是死。那个谋划起事李兑虽然做司寇大臣,却也因实力靠山倒塌而被处斩。于是赵何安然亲政,赵国度过变乱之期。更令人不安是,赵何当政后礼贤下士,赵国竟倏忽涌现出大拨名臣名将,势头似乎比当年秦国崛起还要来得迅猛!虽说在赵国内乱之时中山国又死灰复燃,可如今赵国不是又灭中山?如此来,赵何国王竟是越坐越稳,赵国也是扶摇直上,天意也?人算也?
战国之世,但能在变法之后连续两代稳定,便立即成为超强战国。若代变法而后代止步,便会无可奈何地迅速衰落。前者如魏国,如齐国,如秦国;后者如楚国,如韩国,如燕国。目下之赵国,赵何已经稳定近二十余年,上下同心,坚持新法,朝野拥戴国力凝聚,若再有代如此坚持,秦国压倒天下之势便分明要被两分。虽然赵国没有废除封地旧制,旧根没有彻底刨除,令秦国君臣稍感心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