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同时,萧何给所有咸阳与关中官署都发下紧急文告,明告各官署“诸吏皆案堵如故”。也就是说,要所有秦官秦吏依旧行使治民权力,以使郡县乡里安定。如此来,已经占据关中大半人口山东人氏与老秦人众,时都安定下来,纷纷给刘邦楚军送来牛羊酒食。刘邦下令,律不许接纳百姓物事,说辞很是慷慨仁慈:“军占据仓廪甚多,财货粮草不乏。民众苦秦久矣,刘季不能耗费百姓物力也!”于是,刘邦善政之名在关中时流传开来,民众间纷纷生发出请刘邦为秦王之议。《史记·高祖本纪》描绘云:“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凡此等等,皆是关中安民之效。与后来项羽兽行,bao虐相比,刘邦宽政安民方略颇具远见卓识。其最直接后续效应,是刘邦王师义兵之名,在关中民众中有最初根基。后来,当刘邦以汉王之身北进关中时,关中百姓竭诚拥戴,全力支持汉军与项羽长期对抗,使关中变成刘邦汉军坚实根基。萧何之所以能“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源源不绝地为汉军提供后援,其根本原因,便是关中民众对项羽军仇恨,与对汉军自来厚望。历史地说,这是相对远大政治眼光所必然获得长远社会利益。
还军霸上数日之后,刘邦突然决断,要抵御项羽于函谷关外。
那夜,个神秘游士请见刘邦。这个游士戴着方蒙面黑纱,个头矮小,人头尚在刘邦肩头之下。矮子举止煞有介事,步态很是周正,刘邦笑得不亦乐乎。蒙面矮人没笑,只拱手道:“甘泉鲰生,见过沛公。吾所以来,欲献长策,以报沛公保全关中之德也。”鲰者,原本杂小鱼类,于人,则谓短小丑陋者也。刘邦听来人报号,不禁又呵呵笑:“自认丑生,安有长策乎?”鲰生淡淡云:“人丑,其言不丑。沛公计丑人乎,计正理乎?”刘邦顿时正色,肃然求教。鲰生悠然道:“长策者,十六字也:东守函谷,无纳诸侯,自王关中,后图天下。”刘邦皱眉道:“关中力竭,子婴不能王,何能王耶?”鲰生道:“子婴不能王者,秦政失人心也。沛公能王者,善政得人心也。秦富十倍于天下,地形之强,雄冠天下。在下已闻,项羽欲封章邯三将为秦王。若项羽入关,沛公必不能坐拥关中也。此时若派重兵东守函谷关,使项羽诸侯军不能西进关内。沛公则可征关中民众入军,自保关中而王,其后必得天下。方今之势,关中民众多闻项羽,bao虐,必随沛公也。而欲与天下争雄,必据关中为本。沛公好自为之也!”说罢,鲰生无片刻停留,拱手出得幕府去。刘邦醒悟,追到帐外,已没人影。
此时,张良萧何恰好皆不在军中。刘邦反复思忖,鲰生方略果能如愿,则举便能立定根基。然若果真张开王号,名头又太大,自己目下军力实在不堪。关中民众能成军几多,也实在不好说。刘邦知道,智计之士有通病,总以民心如何如何,而将征发成军与真正能战混作团。实则大大不然,关中民众纵能征发数万,形成能战精兵也远非两年事。然,鲰生之谋又确实利大无比,不能割舍,且要做便得快做,慢则失机失势。刘邦转悠半夜,终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