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不找起呢?”
得知陆秀夫与张世杰离
自己所能做,难道真只有逃避而已吗?
真是悲哀啊。然而实在是没有其他方法。旦在降书上署名,即使在道义上,也无法再继续与元军抗争下去,因为那会违背盟约。倘若拒绝署名又将如何呢?若是被拘留在元军营中,或者就这被掳至北方为俘虏,那对于大宋片忠诚,岂不是永远都没有机会付出吗?
“还是忍辱负重,这个时候再不逃就来不及。总之只要想办法追随在二王身边,就定能够为复兴宋室尽分绵薄之力。”
陈宜中自重自语地安慰着自己,但是整颗心却是冰冷,因为连他自己都无法全然地相信自己。
右丞相陈宜中下落不明。这个消息迅速地在朝野之间蔓延开来。愤慨、嘲弄、失望、遗憾之声音甚嚣尘上。在那之前,尽管陈宜中遭受到无用、无谋等等之批判,但是在“六君子”虚名闪耀之下,许多人还是味地对他心存期望,如今受到背叛,愤怒情绪之沸腾高昂可想而知。
虽然受封为淑妃,但是却遭到宫廷之排挤。而广王母亲,身份就更加低微。不过话虽如此,眼前这母子三人,却是宋室血脉延续至后世最后希望。
杨淑妃之史杨镇,搀扶起哭得死去活来妹妹,然后牵起益王和广王之手悄悄地离开宫门。因常州役威名响震刘师勇,率领着三百名士兵在旁待命,等杨氏及二位皇子乘上轿子之后,行人便沉默地朝着港口出发。
“这样也好。赵氏血脉无论如何都得保住才行。”
喃喃自语目送皇子离去谢太后,接着转向直沈默不语陈宜中开口说道:
“右丞相,你明日可否前往元军阵营?去见见那个叫做伯颜之人。”
“这下子,什样人物都可以担当下任丞相呢!大宋历经三百余年,没想到最后叙任左右丞相,竟然臭味相投地连袂在阵前潜逃。大宋之历史可要成为后世笑柄。”
其中也有这样自嘲声音。然而不论是主战还是主和,上面要是没人话,什事情也办不。因此谈论到继任丞相时候,“看来只有文状元能担此大任”,这样意见成压倒性多数。大家都看好文天祥。
“如果是文状元,就算是投降,应该也不至于太损体面吧!”
状元是科举中试者之榜首头衔。这个荣誉生都会存在。只要没有意外状况发生,通常也是未来宰相之保证。眼前攸关“国家存亡”之大事,肯定是属于意外状况。
陆秀夫和张世杰踪影也从临安府消失。不过这两个人,并没有遭受到“潜逃”之非难。他们二人虽然未被告知二王(益王与广王)之脱逃计划,但是却在得到消息之后,毫不迟疑地追随在后,朝着南方直奔而去。陆秀夫和张世杰这文武之二人,绝对是东山再起宋室朝廷之中,不可或缺之重镇,这点任谁都能预测得到。
“是……”
“去同意招降吧!”
“太后陛下,这未免……您可得想想大宋三百余年之历史啊!”
“你意思是不愿意去吗?右丞相啊,对于他人之意见你光是会唱反调而已,什时候提出过个有用策略来呢?”
陈宜中吓得不敢多说半句话,跪伏在地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