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道光二十年散馆后得见天颜,这已是第三代圣主。
皇上尚不到十四岁,少年天子是个什模样,他想清楚地看眼。两宫太后都还年轻,西太后聪明过人,据说有当年则天女皇之风,对国事处理才能究竟如何,他也想亲自掂量下。明天召见,皇上和两位太后会提出些什问题呢?他设想许多可能问到事,又在心里作回答。就这样想来想去,自鸣钟噹噹响四下,窗外仍然漆黑团。曾国藩起床,盥洗完毕,盘腿在床上静坐片刻,然后吃饭。
卯初二刻,曾国藩乘轿来到景运门外,内廷*员在门边恭迎。他下轿进门,这里已是片辉煌灯火。景运门右边是乾清门
莫谈时事逞英雄,味圆融,味谦恭。
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
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无庸。
八方无事岁年丰,国运方隆,官运方通。
大家襄赞要和衷,好也弥缝,歹也弥逢。
“寿元还健在吗?他家今天是祝寿还是娶媳妇?”曾国藩小声地问周寿昌。
“寿元活得很硬朗。他家今天喜庆知道,不是祝寿,也非娶亲。”周寿昌是个几十年京师通,他什都知道。
“那又是干什?”
“这件喜事,你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寿元已蒙喇嘛高僧开恩,答应在他死后,把他额骨琢为念珠。”周寿昌神秘地笑笑。
“什?”曾国藩惊得几乎要从轿车里站起来。他好歹也在京师呆过十三四年,过去从未听过有这等怪事。
无灾无难到三公,妻受荣封,子荫郎中。
流芳身后更无穷,不谥文忠,便谥文恭。
车轮在泥土路上碾过,留下两行浅浅深深辙印,将绿呢轿车拉向前进,京师惯常臭气臊气阵阵袭来。曾国藩只觉得胸中作呕,头脑发胀,进京途中重新振作精神,被眼前景象打得七零八落。他痛苦地自问:辛辛苦苦与长毛、捻军搏斗十七年,难道保下来竟是这样座江河日下京城?这样批庸碌荒唐官吏?
穿过繁华而杂乱大街小巷,曾国藩行寓居东安门外金鱼胡同贤良寺。早有吏部*员禀报两宫太后。傍晚,吏部侍郎胡肇智亲来贤良寺传旨:“赏曾国藩紫禁城骑马,明日养心殿召见。”
这夜,曾国藩通宵不眠。赏紫禁城骑马,这是皇家给予年高德劭大臣种极高礼遇,且进城便召见,也说明两宫太后渴念之情。皇家恩德深重啊!深受程朱理学熏陶武英殿大学士在心里反反复复地念叨着,进城时不快心绪已经消失,十七年来辛苦委屈,仿佛都让这道圣旨给酬谢。
“涤翁,你刚进京,还不清楚,这些年京师怪事多得出奇。好比这件事,怎也不能理解。信喇嘛教人都说,若死后额骨琢成念珠,为高僧佩戴,其魂便长依佛门。高僧从不答应世人要求,旦答应,求者就好比乍膺九锡,人人祝贺。寿元因作过尚书,又加之对喇嘛礼之甚恭,才能得此殊荣。”
“京中大官们怎都这样糊涂?”
“涤翁,念几首《剪梅》给你听听,据说是个江南才子写,专为中外大官们画像。”
周寿昌摇头晃脑地吟起来——
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