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作?王大参该不会是又要提变诗赋为经义策问吧?”
“怎可能,都这时候
,还来省试改经义。城中数千贡生,到时候登闻击鼓,叩阙上书,谁做不出来?”
韩冈脚步不停,十来丈长廊道转眼走尽,从侧门进
偏殿。隔着偏殿侧门,韩冈驻足停步,只听着院中那个大嗓门
士子又在说着:“王大参做得好诗,却偏偏跟诗赋过不去。若不是苏子瞻,今科进士都要改明经
!”
“自隋唐至圣朝,都几百年,哪
次进士科不是用
诗赋?王相公自己都是靠着诗赋出来
,却过河拆桥,改什
经义策问!”
“苏子瞻说得好,‘自政事言之,则诗赋策论均为无用矣’。皆是‘以空言取天下之士’,用诗赋和经义策问又有什区别?”
坐于雪上梅下,烤着火盆,喝着热酒。正在热火朝天地吟诗作对,行着酒令。韩冈看看那些士子,又瞥路明
眼,想不到这里也有不把即将开始
省试放在心上
人物。
好风雅儒生大冷天
坐在屋外聚会喝酒,除
吟诗作对、兼做扯淡,也不会有其他正事。韩冈并没兴趣上前凑个热闹,便顺着廊道继续徐步向前。庭院中
士子对庭院旁、廊道中,来来往往
游人习以为常,韩冈和路明
经过并没有打断他们
谈话。
个二十出头
年轻人举杯喝
杯酒后,操着南方口音,突然问道:“爆竹声中
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大参这首新诗不知各位听过没有?”
他声音很大,熟悉
诗句传
过来,韩冈
下便竖起
耳朵。
“王大参新诗?当然听过。”接话
同样年轻,就是黑瘦
点,也是南方口音,不过是福建
带
腔调,与前
人明显不是同乡。
“若是出身陕西司马君实提议倒也罢
,谁能想到会是江西人!”
几人操着南腔北调,阵七嘴八舌。今科进士科举试,王安石欲变诗赋为经义策论,不过让苏轼给谏阻
,这是去年
事。韩冈从王厚那里听过,多少知道
点内情。不过他并不认为王安石会就此偃旗息鼓,去年
建议应该只是试探,王安石上表
时间,地方上
解试都要开始
,即便通过,当制敇传抵整个国家,通过解试
贡生早就选拔出来
——解试
考题只会是诗赋。既然拔贡用
是诗赋,那省试还能用别
吗?
王安石提议必然是试探,想看看究竟有多少人会反对此事——也就
个苏子瞻。司马光都是同意
,王安石要想将提案通过
韩冈与他起将后两句吟
出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韩冈声音很低,并没有惊动到院中
士子们,只听着他们在说:“新年新气象,王大参这首诗明明白白是在说变法。均输法、青苗法、农田利害条约,王大参弄
这些还不知足,今年朝中怕是又有大动作
。”
京城不像秦州,把高官都叫做相公。皇城脚下,对名位称呼是件很严谨
事情。王安石还是参知政事,不是宰相,参知政事
简称大参,自然说
就是王安石。
流传千古诗句,就在身边近处完成,韩冈走进历史
感觉忽然间又深
层。原来王安石
元日是在这个情况下做
。
新桃换旧符……新法易旧法……难怪。看起来王安石是在用此诗来表决心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