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议案牍公文作出合理判词,考验*员是否能称职
处理公务,也即是是否能“通晓事情,谙练法律,明辨是非,发摘隐伏”。到
宋代这里,同样要考。不过不仅仅局限于判案,另外还要加写诗赋
首或是试墨义十道——这两项可以自由选择。
刘易和程禹受上命,要给韩冈添点堵。让官家知道,王安石请他下特旨抬举
秦州布衣,究竟有多无能!使得天子在群臣面前丢
多大
脸?
但两人都明白,跟韩冈过不去并不是代表可以在结论上大肆作假。比如韩冈是个五官端正身体康健
小白脸,就不能说他颜陋貌寝,兼之缺胳膊少腿,并不适任为官。明明口齿伶俐,堪比苏张,便不能说他本是昌徒,又为非类,虽无雄才,却有艾气。明明写
笔好字,就不能说他目不识丁。
这样太容易揭穿,韩冈名字毕竟通
天,若是有什
情弊,韩冈自诉上去,两方对质,倒霉
只会是作伪
方。但把他
缺点扩大,长处不提,改动
下评语判词,也照样能让韩冈吃足苦头,这样也才能显出孔门弟子
字褒贬
手段。
只是初与韩冈见面,刘易和程禹就知道事情不好办。
韩冈相貌外表没话说,任谁也挑不出毛病,只往面前站,俊杰才士
气质展露无遗。
程禹和刘易又问韩冈几个问题,无论是经术上
,还是史书上
,他都是胸有成竹
条条、
款款,极有条理地回答出来,谈吐温文尔雅,平和淡定,看不出半点紧张,配合上他本身
气质,更不可能睁着眼睛瞎说他粗鄙不文。
至于书法,看着家状上字就知道是刻苦练过,铁划银钩,端正得就像刻出来
般。程禹肚子里计较,这韩冈,莫不是崇文院那边抄书
出身?
笔
三馆楷书,未免太标准
点。
这样个年轻人,言谈举止各个方面都有着大家风范,完全不似家状上所写
三代农家出身。刘易看着他,都想帮自家女儿招来当夫婿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