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冈并非朝官,也不用赶在上朝时去宫中。他要去中书门下,只有朝会之后,才会
冯京双眼重又泛起怒意,厉声喝骂:“如今已是三更天后,官家却尚未安寝。你身为天子近侍,如何不加以劝诫!?”
李舜举低声回道:“官家在武英殿中,与宋殿帅商议军事,下官不敢打扰?”
“天子行事不当,难道你们就不能规劝?就看着官家中夜不眠?传到宫外,外人不知天子勤政,反倒以为官家耽于嬉乐……在这样下去,太皇太后和太后还能看得过去?是不是得换个敢说话
跟着官家!”
冯京疾言厉色,李舜举吓得不敢抬头,连声请罪。
而拿着李舜举发作番,冯京瞪
下眼,把他赶
出去。
位,实在让人看不到他越次入对,在天子面前能有什作用。将天子
口谕丢在脑后,冯京决意维护朝廷秩序。
阻天子无视朝规
口谕,冯京也有
点淡淡
自得,“幸好是
,若是王禹玉【王珪】听
,肯定不敢有所推搪。”
冯京不把圣谕当回事,李舜举也不敢多话,这样事多
去
。莫说口谕,就是天子亲笔写
手诏,被宰执、两制打回来
情况也是常见。
宰执们处理决议,天子若是反对,便会被
通拒谏
指责给淹没。反倒是天子诏令,宰执们看不顺眼就可以不加理会,皇帝也没辙——几乎所有
诏书前面,题头都是“门下”二字【注1】,其含义就是诏书必须经过门下省
审核,才拥有颁行天下
权威。这
条例从唐时,
直传到宋朝。如今中书、门下两省合
,并称中书门下,也就是政事堂。
故而冯京拒绝赵顼口谕,他是理直气壮。
李舜举如逃命般急匆匆地走
,冯京犹有余怒,端起杯中冷茶
饮而尽,又重重
声把茶盏顿在
桌上,“这王介甫,前日任用新进之辈,好歹还是进士出身
京朝官。现在韩冈不过
选人,素无重名,又无出身,竟然还让他越次入对。真是越来越过分
!”
……
韩冈并不知道自己倒霉地被误伤,兀自安然入睡。
抵京后第二天,是冬日里最受人欢迎
无风
晴天。当清晨
阳光透过窗棂,射入室中
时候,韩冈已经醒来。离开温暖而让人留恋
被褥,起床后,他匆匆梳洗
番,吃过早饭,跟王韶说
几句,便起身前往中书等候发落。
韩冈是奉中书
命令,从秦州赶到京城
。他现在已经知道,这是因为王安石是想把他调去鄜延帮着韩绛。但昨天跟王安石闹
点不快,韩冈便想着要怎
拒绝这个让人麻烦
任务。
李舜举哪有说不资格。本朝
内宦,大约是历朝历代以来最没有地位
。完全没有汉时十常侍把持内外朝政,更不似唐时
神策中尉,想换皇帝就换皇帝。朝中内外事,宰相无处不可干预。他们这些内侍,如果恶
宰执或是那里让言官看不顺眼,
封弹章上去,就算天子也不
定能保得住他们。
躬身应承下来,李舜举就要回去覆命。可冯京忽而又叫声,“等等……”
李舜举连忙转回来,听候冯京发落。
“李舜举,你此时奉天子口谕过来,难道官家现在还没有就寝?”
李舜举呆,心道冯京怎
说起这事,但还是得老实回答:“官家
确还没就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