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有些简陋,比不上以往正经时候提前标牌、赐酒水,细细誊抄考卷什。
但有用即可。
不过,就在蓝珪宣读完毕,准备退下之时,坐在御座中赵官家忽然又主动出言,扬声宣告,引得周边几
具体五个问题。
第个是时政大问题,赵玖开篇名义,问是宋金两国交战四年,从长久来看,宋何以胜?
第二个是具体军事问题,赵官家说也直接,若秋后金人再来,该如何防御,怎防御?
第三个是财政平衡问题,问是如何能在确保前线军事布置前提下,尽量减轻后方百姓负担?
第四个是老生常谈人才选拔问题,赵玖在这里按个扣,询问在新形势下,如何选拔出能面对军事压力合格人才?
在官家身前依旧还算个人物。
这关乎他政治生命。
于是乎,岳鹏举也在旁拱手行礼,却并不言语。而这,便是‘俺也样’意思。
见此形状,赵玖这才当众失笑,并扭头看向蓝珪:“既只有两人愿为,那便去加两个案子,两份笔墨纸砚过来,让鹏举和师尹(曲端字)来考,其余人依旧在此观礼。”
岳飞与曲端当然是起下拜谢恩,不过相较于岳飞直到现在措手不及,曲端此刻却忽然有些想要落泪感觉……因为直到此时他才醒悟,原来官家居然直知道他字,只是直没有用过这个称呼而已。
最后问,却又绕回到儒家根本,颇有些泛泛之谈,乃是说‘治道本天,天道本民’,天子到底该如何在天与民之间秉持治道?
看样子,赵官家还是受到那次与胡安国交谈影响。
五个问题写完,大押班蓝珪率先接过,转交给礼部尚书朱胜非,而朱胜非其实只是转下手,确定题目不是什特别荒悖东西,便重新交还给回去。
随即,蓝珪便在寂静无声集英殿中尽量提高音量,当众诵读起这五个简短题目,而且连念三遍,三遍之后,复又询问上下是否有人没有听清?
实际上,这也只是走形式罢,旁早有数名翰林学士将题目听清,迅速以大字誊抄清楚,准备分交内侍,届时每隔十来个几案便会有个内侍举着题目,让这些士子看清楚,记录到草稿上,然后作文。
岳飞和曲端各自加个几案,短促风波直接过去,而赵玖也终于抬手将考题依次写下来。
且说,有宋朝,科举制度改来改去,改到靖康前宋徽宗丰亨豫大时候,干脆连科举都没,变成三舍法(县学、州学、太学),考到太学生直接就能授官,便是这次大恩科、赐进士,也是赵官家和吕相公搞得混合品种,那殿试规矩当然有些随心所欲味道。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归根到底还是要赵玖这个官家提出几个问题,然后下面新科进士们根据这些问题弄出篇正正经经政治论文出来。
那从赵玖这个出题人角度,眼下这个局势,策问问题也不可能超出那几样来……实际上,赵玖并没有标新立异,甚至恰恰相反,他反而遵循神宗以来政治传统,只问五道题,只不过问格外简洁,没有写大通花样文章罢。
相较而言,历史上某人泥马渡江后,开科取士,居然口气问几十道策问,也不知道是图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