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说完悄悄话,又和其他人块准备殿试去。
殿试来得并不慢,月中便要开始,考场设在崇政殿内,考题由官家亲自出。为防止考官、学生结党,殿试主考官乃是官家,也就是说决定赐予什出身
春闱放榜之后,国子监把榜上有名人都找回去教授殿试礼仪。这回人不多,可不能再像举子朝拜时那样丢丑,人少容易被记住!
胡瑗听说大庆殿前发生事,对王雱等人表现很是满意,最近看着他们都挺慈眉善目。苏轼排名也很靠前,倒是国子监大考时排在第二章惇掉到后面去,竟比他侄子章衡还要落后些。
说是侄子,实则章衡比章惇还要年长几岁,章惇乃是他父亲章俞私生子,不过待人宽和有礼,相貌又出众,在同辈之中名声很不错。得知自己名次后,章惇少有地沉默,独自去闷头准备殿试。
苏轼看到自己排名倒是很开心,悄悄和王雱说起自己这些天直有些忐忑事儿:“直担心会出问题呢,这次用个虚构典故,不晓得考官有没有看出来。”
王雱被苏轼说得有点懵,奇道:“你虚构什典故?”
回家。
王雱走,司马光便打起门帘进书房。张氏正带着司马琰在刺绣,见司马光进来,搁下手里绣活问道:“阿雱回去?”
司马光看眼同样停下绣活女儿,说道:“走到家门口时看到他在门口探头探脑,才揪进来说他几句,再不回去介甫在家怕是要等急。”
司马琰想象着王雱偷偷摸摸想溜进来模样,唇角染上丝丝笑意。
张氏道:“你就别老训阿雱,哪家孩子能有在这个年纪就当省元?”想到两家儿女已经定亲,张氏就欢喜不已,谁家找女婿不想找个出挑?反正,她怎看王雱那孩子怎满意。
苏轼又悄悄给王雱念遍,他写是这样:“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意思是尧当皇帝时,皋陶给他干活,要判人死罪。皋陶说该杀他,尧说该宽恕他,两个人来回扯皮,都很坚持自己意见!
王雱回忆下自己看过典籍,还真没见过这个典故。这是虚构名人事迹啊!只要胆子大,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尧帝和皋陶之事,等闲人还真不熟,所以被苏轼给蒙混过去!
苏轼道:“都没敢和爹说,怕爹骂,可憋死。”
王雱保证自己会守口如瓶,等殿试结束后再和人宣扬他丰功伟绩。他瞅苏轼眼:“你可得再忍忍,别再和人说,殿试这关还没过呢!”
苏轼道:“晓得,这不是憋得厉害才找你说吗?”对王雱人品苏轼是很信任,虽说王雱这人鬼主意多,可还真没害过谁,王雱帮人时候更多。
见妻女都如此,司马光摇摇头,没再多说。
王雱那小子还没当上官,就已经被那多人给盯着,往后他要是捣腾出什离经叛道东西来还不得变成众矢之?再想想王安石在信上和他商量过那些“新法”,司马光更觉得未来肯定不会太平静,这对父子绝对是搅风搅雨能手!
既然决定把唯女儿许给王雱,司马光心里也已有准备。
若真有不得不为事,那便为之!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