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资本极端分化时代,必然是高门之中人才更多。只要能通过制科,展现应有才能,并且把他们纳入自己新体系中,又何必在乎出身呢?
事实上,反叛高门越多,世家凝聚力也就越弱。那些“自甘堕落”世家,必然也要被自持身份另波人排斥。而这,才是他扩大科举范畴,真正把它作为选官标准基础。
只听言,范隆就明白主公所需,心底微微叹。如此来,寒门想要出头,可就更难。
不过就算有心理趋向,他也知事情要分轻重,颔首道:“下官明白。不过如此来,怕是参考之人会年年递增。弘文院中,未必能坐下。”
这也是个大问题。现在参加制科,仅明经科,就有不下五百人。就算三科分开日期考试,对于考场和监考官压力也颇为严峻。难不成以后每逢开考,就要准备上千人考场吗?
院里呢。没想到干宝这个求贤院,也喜欢此类杂书。
干宝倒是并不避讳:“志怪奇趣,亦足以明神道之不诬也。还曾记过几则。”
“啊!可否赐小弟阅?”祖台之立刻来精神。他可知道干宝文辞远胜自己,也不知所书志怪会是何等模样。
没想到两人竟然在这事上志趣相投,干宝也不吝啬,口应下。祖台之毕竟还有公务在身,开开心心又聊两句,又饶新书,才满意而去。
※
梁峰摇摇头:“等到各州安定后,先进行乡试好。每州选定郡,春日开科。能通过乡试,再来晋阳参加秋闱。”
“这倒不失为个办法。只是乡试,情弊恐怕就多。”范隆是当过郡学祭酒,考试作弊这种现象,真是屡见不鲜。若是把监考权利下放到地方,会不会又被世家掌控?
“那就再想防范之法。”梁峰又能有什法子呢?到后世高考还有替考呢,别说这个万恶阶级社会,“还有郡学,也可纳入乡试范畴。等局面安定,当重兴郡学!”
见微知著,范隆立刻听出梁峰话中意思。这是要让郡学成为寒士也可入学学府?若是如此,还真有可能把乡试权利下放。而这点,也代表主公对于教谕重视。长此以往,何愁贤良不出?
不过这些,都只是远景。虽然心情激动,范隆也未在上面纠缠,又转回制科话题。事关重大,细
“今科士族子弟,怕是不下三十人。”祖台之当成趣闻说东西,在范隆这个司祭参军嘴里,可就没那简单,“就连晋阳郭氏,也有几人应试。虽然都是疏宗,也不容小视。”
制科原本用意,就是用来平衡寒门和高门势力,打开寒门入仕通道。而现在,高门竟然也拉下身段,参加制科。这影响可就大。试问没有良师,缺少书籍庶族,怎能比得过家大业大,根基深厚世家呢?说不定几轮考下来,还是要让高门拿到入选资格。
这样下来,又跟当初九品制有何区别呢?
然而梁峰面上没有什惊讶神色:“有人肯折节,反倒是好事。若是铁板块,才让人头痛。”
以高门灵活无比处世态度,这简直是可以预期问题。不过梁峰也不害怕。他想要,从来就不是彻底压制高门世家,让寒门上位。而是拆分现有利益集团,让他们为己所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