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是宦官,原本短处在这里却成优势。国朝宦官掌兵早有先例。
其次汪直也有战功在身,谁也不能忽略他在大同时取得战绩。
在当今天子还是太子时候,汪直就已经暗中投向他那边,并且为太子登基做不少努力,如今终于到收割成果时候。像弘治帝那样人,别人对他好分,他只会加倍对别人好十分,所以当汪直主动请缨时候,皇帝毫不犹豫就答应,甚至还从内库里额外拨出些钱,表明自己支持态度和立场。
汪直确是最合适人选。
他踌躇满志,为自己即将能够建立功业而满怀激情。
他天生就喜欢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战场上感觉,而老天似乎也赋予他这样才能,大同几年驻守,对鞑靼用兵胜利,足以说明这切。
但这种好日子没有维持多久,当时朝廷见好就收,不愿意将鞑靼彻底掐灭,为免别人说自己骄横跋扈,有功劳就谁也不放在眼里,加上唐泛对自己番劝说,汪直不得不跟着班师回朝,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前线。
唐泛当时曾劝他要将目光放远点,不要光盯着草原块,大明同样还有辽阔海域,同样不平静西南。
说这番话时候,也许连唐泛自己都没有料到,这番纯粹是出于安慰话,将会在未来变为现实。
汪直平生最崇拜人便是三宝太监。
不过前方,依旧困难重重。
如今能够让他去做像三宝太监样事情,如何能让他不激动?
而对朝廷来说,他也确是个很好人选。
朝中依旧有不少反对声音,天子下这个结论,虽说得到唐泛等人支持,却也同样遭遇到不少反对,包括内阁首辅刘健等,只不过反对声大或小罢,在唐泛运作和努力下,内阁反对声并不是非常坚定,朝廷最终同意组建水师,小规模地打场针对倭寇战役,前提是经费要严格限制,不能超过预算。
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派文臣还是武将去,都很容易遭到弹劾。
但汪直就没有这样顾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