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奏折。
这是下给天启最后通牒。
这是在逼着他做出选择,现在玩别都没用,就是直接挑明。
皇帝还想要江南士绅,还想要江南士绅忠心,那就给杨信定个谋反罪名然后招安许都去对付他,要是不这做,那就等着失去江南吧!
就在奏折送到京城同天,张名振大军转头攻陷湖州,卢家天雄军在略作抵抗之后,立刻从湖州撤往宜兴,紧接着大同军西进攻陷广德。就在此时天雄军内部分裂,卢家退守宜兴仍旧拒绝投降,陈名夏率领天雄军主力在溧阳迎降。张名振兵分两路,路向西迅速攻陷宁国,在他攻陷宁国之后,此前退守徽州张可大所部兵溃,徽州士绅正式投降大同军。
,并以大同军讨伐杨信,而且还附带份许都等人上书,在这份上书里面许都自称对炸皇宫事毫不知情,参与其中只为锄*而已。
自己祖父兵备道,叔祖南京兵部尚书,可谓世荷国恩,不能坐视*臣祸乱朝纲,故此参与锄*。
但绝无弑君之心。
组建大同军也只是不想死于*臣之手而已,大同军也非造反,只是无缘直达天听,故此欲效法先贤清君侧而已,若皇帝陛下能赦免其罪,麾下十万大同军愿为皇帝陛下擒拿杨逆以谢天下。
这份奏折直接以五百里加急送到京城。
而张名振率领大同军主力连同陈名夏部天雄军,浩浩荡荡越过茅山。
在他们和南京之间,就只剩下个溧水。
紧接着引发轰动。
虽然奏折进宫后再无下文,甚至就连内阁都没收到,直接在司礼监石沉大海,但在京城却恍如地震。
这是撕破脸。
杨信是不会造反。
这点大家都清楚,虽然这些年大家骂他*臣,骂他祸国殃民,甚至也说他造反,但事实上无论朝野都知道杨信不会造反。虽然都不愿意承认,但哪怕是那些士绅,也都清楚杨信是忠臣,在忠于天启这点上估计整个大明也就比九千岁差点,说他造反简直扯淡。但这份奏折却等于向天启摊牌,是要他还是要江南士绅甚至江浙籍大臣,是保这个宠臣还是保江南江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