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两汉几百年努力,确实是卓有成效。
至少,大部分古籍和典籍都被皇室保护起来。
毫不夸张说,想看最原始版本易经,最可能途径就是通过《十翼》其他版本,都可能有所遗散甚至就是后人伪作。
只有《十翼》最接近周易!
而根据奏疏上记录,这本《十翼》即使不是孔子亲笔所录,也多半是子夏手笔,因为,它是由子夏第十世孙卜志所献,因为能查到完整谱系传承,所以,可信度高达百分之九十。
而且,地方官也仔细检查过《十翼》竹简和载体,结论是“确为古物,所用笔法,亦为春秋笔刻,当为真书”。
仅这本书,就不得!
“陛下……近日以来,各地郡守及御史回报,已有三百余人,愿向朝廷献书!”王道捧着本厚厚奏疏,呈递给刘彻:“这是所献各书目录!”
刘彻接过来,翻开看,密密麻麻书名顿时映入眼帘。
这就是他诏书带来第二个影响。
在他下达那道诏书后,只要不是笨蛋,都知道,自己祖宗或者祖师爷,想入祀先贤祠,首先,得给朝廷献书,所献书籍,还得得到朝廷认可,然后才能入祀。
为祖宗或者祖师爷地位名誉,就算再怎吝啬,再怎舍不得,这些家伙也不得不将他们藏起来,本来只打算传给长子长孙宝贝给拿出来。
。
而广大农民地主阶级,则在这场被舆论炒热炒作中,清醒认识到考举重要性。
许多中小地主家庭,本来没打算供养个孩子读书。
但在看到此事后,即使再吝啬家长,也是狠下心来咬牙,拿出家中积蓄,交给自己长子或者比较聪明孩子,送他们去求学。
便是些自耕农家庭,也是暗地里开始攒钱,准备培养自己下代读书。
《十翼》是易经中最好版本。
而且,经过孔子和子夏联手编纂,在诸子百家中向来享有很高地位。
特别是,书出子夏后人,法家对此也表示认可——子夏是法家道统来源,最初法家门徒就是子夏弟子,如魏文侯、李悝、吴起都曾在子夏门下听讲。
刘彻将奏疏合起来,吩咐道:“命令少府,立刻抽调人手,整理、翻译所有所献书籍,待整理完毕,立刻命人雕版待刻!”
这些先人知识结晶,最好保护办法,自然就是将他们印刷出来广为传播。
刘彻只是微微扫眼这名单上书籍。
其中不乏后世人尽皆知《论语》《春秋》(各版本)。
更有许多在后世已经失传,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著作。
譬如,刘彻赫然在奏疏中看到《十翼》名字。
所谓十翼,其实就是易经,不过是孔子亲自整理编辑和重新校订后易经版本。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为下代,父母长辈能牺牲自己全部去给下代谋求个上升通道。
当刘彻听说这些事情后,不免有些得意。
他这道诏书效果,几乎能媲美后世宋真宗那首“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可就真要感谢那些上跳下窜各个学派巨头!
没有他们把事情闹得人尽皆知,刘彻断人不可能取得这样好宣传效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