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垮,他这个当阿玛要撑住。
康熙精神状态很快恢复到励精图治帝王模式,摩拳擦掌等着出使奥斯曼常泰与出使罗斯国陈廷敬传来好消息,就可以立刻着手揍准噶尔,举解决大清内部剩下大患。
康熙打鸡血,底下大臣们自然也没法喘气。
什太皇太后不想与皇太极合葬,符不符合礼仪讨论先放边去,把政务完成再慢慢商量。
反正他们就算吵这些礼仪事,皇帝也不会听。
他好似做许多事,又好似仍旧束缚在这个世界本来就存在历史进程之内——该发生事还是照常发生,只是随着他介入,那些事改变过程和结果。
人能力是有极限,无法逆时代而行。顺着历史潮流,他应该把能做都做到吧?
胤礽不确定地想。
人闲下来就容易想东想西。
现在胤礽只偶尔给康熙当当秘书处长,其他跑腿事交给弟弟们——胤禔回到草原、胤祉继续奉旨喷人、胤禛已经包袱款款去南京。
护在羽翼下稚儿。
待及冠成亲之后,他就要开始低调谦虚,能不动就不动,才能维持已经开创局面。
胤礽列下自己已经开创局面。
朝中汉臣南北党争和满臣夺嫡党争仍在继续,这不可避免。好在自己和大哥势头强大,朝堂上现在只是小打小闹;
南方土地兼并经过在浙江杀鸡儆猴,其他地方稍稍收敛些,再加上报纸能将朝中政策传递到基层老百姓耳中,豪强和地方官都谨慎不少;
之前几次康熙对礼仪大改革,他们反对如此激烈,皇帝什时候听过?
想到这,大臣们不由黯然。
这样皇帝,就是,bao君啊。别说某些汉臣,就连些满臣都开始翻史书,怀念那些垂拱而治圣君——把权力交给大臣或者把权力交给宗室,圣君们都是垂拱而治,没区别。
胤礽继续当他咸鱼哲学家。
直到有天,他难得去趟御
他空闲时间多,又不需要和弟弟们样每日读书,便经常坐在花园里发呆。
思考过去、思考现在、思考未来……总之,胤礽陷入哲学状态。
他这副模样,自然被康熙认为还在思念太皇太后,于是不敢给胤礽派太多事,让胤礽继续闲着。
胤礽哲学时间也越来越多。
胤礽如此悲伤,搞得康熙都没法悲伤下去。
海外商业已经开始发力,但朝中还缺少约束海外贸易相关法律法规。这不能蹴而就,待及冠之后,胤礽不能再搞大事,就会主要处理这件事;
扩充海外势力,胤礽在等1694年,即康熙三十三年欧洲大寒灾。大清已经低价囤积不少粮食,海军也在扩建,就等着欧洲大寒灾,以粮食为武器,强势吞并海外老牌殖民国家势力范围;
文化方面,清算曲阜孔家和报纸发行,给文化革新奠定良好基础。能不能守住这个基础,就要看新百家、新儒家发展,以及大清科学院能不能拿出更具有轰动效应成果;
民族融合方面,剃发令废除与“炎黄共主”神话故事广泛流传,再加上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各地起义几乎绝迹,偶尔零星几例,都是当地地方官和豪强不当人,逼迫百姓没活路……
条条列下,胤礽恍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