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中关于人生存荒诞性思想如出辙,他根据自己经验与所见所闻,深知“世人活着不胜其烦”“几千年来活法都是这个样子”,对人类生存状况尴尬与无奈有清醒意识,他甚至质问道:“他这个也判死刑神父,他懂吗。”有这样认知,他自然就剥去生生死死问题上切浪漫、感伤、悲喜、夸张感情饰物,而保持最冷静不过、看起来是冷漠而无动于衷情态,但他却“只因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而被判死刑”,于是,默尔索在感受到人生存荒诞性同时,又面临着人类世俗与社会意识形态荒诞致命压力。这是他双重悲剧要害。
不可否认,默尔索整个存在状况与全部意义仅限于感受、认知与彻悟,他毕竟是个消极、被动、无为形象。他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属于《西西弗斯神话》,《西西弗斯神话》性质也仅限于宣示种彻悟哲理。思想发展使加缪在五年后(1946年)长篇小说《鼠疫》里,让群积极、行动、有为人物成为小说主人公,写出他们对命运、对荒诞、对恶抗争,而且加缪又紧接着于1950年完成他另部哲理巨著《反抗者》,阐述人对抗荒诞哲理,探讨在精神上、现实中、社会中进行这种反抗与超越方式与道路,从而在理论阐述与形象表现两个方面使他“荒诞——反抗”哲理体系得以完整化、完善化,成为法国二十世纪精神领域里与萨特“存在——自选择”哲理、马尔罗“人状况——超越”哲理交相辉映三大灵光。
注释
①分别见埃尔贝·R.洛特曼:《加缪传》第283至285页与张容:《阿尔贝·加缪》第75至76页。
②引文均见《局外人》。
③罗杰·格勒尼埃:《阳光与阴影》第100页,伽利玛出版社,1987年。
④罗杰·格勒尼埃:《阳光与阴影》第91—92页,伽利玛出版社。
⑤《阳光与阴影》第83页,伽利玛出版社。
⑥《阳光与阴影》第84页,伽利玛出版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