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贝克描写。所以,《愤怒葡萄》内容是真实可信,它积极影响并不因为抵制、禁读、诬蔑而消失。
《愤怒葡萄》也是左翼文学部重要作品。左翼文学是美国本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主流。般说,凡是反映当时群众斗争作品,都属于左翼文学之列,包括党员作家和像斯坦贝克那样非党作家作品。迈克尔·高尔德《没有钱犹太人》(1930)、亨利·罗思《称它为睡眠》(1935)、多斯·帕索斯《美国》三部曲(1930—1936)、詹姆斯·法雷尔《斯达兹·朗尼根》三部曲(1932—1935)和理查·赖特《土生子》(1940),分别反映二三十年代犹太人、工人和黑人斗争。斯坦贝克以其切身生活经历描写经济危机期间广大农民苦难和斗争,代表左翼文学个重要方面。
们说,《愤怒葡萄》可以列入三十年代左翼文学范围,不等于说斯坦贝克是位无产阶级作家。斯坦贝克同情破产农民,支持他们团结起来,为改善自己处境而斗争,但是他把主要责任推在州z.府身上,并且把州z.府与联邦z.府对立起来,借用人物口赞扬联邦z.府收容所,说那里“有洗澡间和热水”,“没有警察”,“大伙儿自己当警察”,因此,流浪农业工人“喜欢这个地方,大家在起过得挺好”。
作者把联邦z.府收容所理想化,是由于他不懂得造成广大农民破产、流浪不是个别农场主,不是警察,也不是个别z.府*员,而是维护少数人剥削多数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正是这个制度给大公司侵占、没收个体农民土地权利。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联邦z.府多办些收容所,农民处境会得到根本改善吗?退步讲,即使这些收容所能容纳上百万破产农民,这也不是劳动人民应该容忍生活条件。斯坦贝克目睹这些惨状后,曾向z.府提出给农民“分配小块田地”、“确定工资标准”和“不准镇压”等三项要求,但是资本主义农业现代化是以牺牲广大个体农民利益为代价,根本不讲什人道,所以,这些要求无法实现。如果书中描写那些农民能够各自占有“小块田地”,他们又何苦流浪?他们破产,流离失所,也就是说,劳动力过剩,超过市场需要,这就不可能“确定工资标准”。斯坦贝克本意无疑是善良,真诚,出自人道主义同情,但他解决办法是调和,妥协。正如有位批评家所说:“仔细读来,《愤怒葡萄》中心意思是要求有产阶级放规矩些,聪明些。它不是要工人阶级改变自己状况。”(彼得·里斯卡著《约翰·斯坦贝克广阔世界》)或者如另位所指出:在斯坦贝克看来,“解决办法不是g,m,而是爱和谅解。”(J·R·布赖厄编《美国现代文学十六家》)
在艺术风格方面,《愤怒葡萄》不同于作者早期作品,它没有那浓厚泥土气息,却满怀同情和愤慨,充分地、真实地写出个饥馑三十年代,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作者所擅长抒情描写变成激情洋溢文字,在强烈对照中见出义愤:
腐烂气息弥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