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在创办巴学园之前,为解外国对孩子们教育方法,便出发到欧洲去。在那里参观各种小学,访问许多被誉为教育家人。就在这期间,小林先生在巴黎遇见位名叫达尔库罗兹人,他既是位不起作曲家,又是位教育家。小林先生解到,达尔库罗兹先生长期以来直在琢磨这样个问题:“怎样才能教育儿童不用耳朵,而‘用心灵去听、去感知音乐’呢?这不是死板板教育,而是要使儿童感受到生动而又活泼音乐,……究竟怎样才能唤起儿童这种感知能力呢?”
最后,他终于在观察孩子们自由自在蹦蹦跳跳中来灵感,并创作旋律体操,即“旋律教育法”。于是,小林先生便在巴黎这所达尔库罗兹学校里逗留年多,并掌握旋律教育法。说起来话就远,在日本有很多人接受达尔库罗兹影响,首先是山耕笮,其次还有现代舞蹈创始人石井漠,歌舞伎第二代师祖市川左团次,新剧运动先驱者小山内薰,舞蹈家伊藤道郎……等等。这些人都是把旋律教育作为切艺术基础来向达尔库罗兹学习。不过,最初尝试把旋律教育法引进小学教育,还是小林校长。
“旋律教育是怎回事呀?”
当有人提出这个疑问时,小林校长总是这样回答:“旋律教育法是种游戏,它目在于使人体固有组织更为精巧。它同时又是种培养心灵运动节奏娱乐活动。这种娱乐活动能使身心同时领会旋律。实行旋律教育法,将会使性格变得和谐而优美。这种性格既高尚又坚强,正直而又能顺从自然规律。”
小林校长列举优点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去多谈。总之,豆豆这个班首先从使身体接受旋律开始训练。校长在礼堂小舞台上弹钢琴。和着钢琴节奏,学生们从各自喜欢地点开始走动。随便怎走都可以,但若与人流相逆话,就会与别人相撞,那就不愉快,因此便自然地沿着同个方向走动,并形成个圆圈。不过,也不需要排成行,只是毫无拘束向前走着。但耳朵要注意音乐节奏,如果认为是二拍,迈动步伐时就要象乐队指挥似用力上下挥舞双臂打二拍。脚步不要踩得“吧嗒,吧嗒”响,但也不要象跳芭蕾舞那样竖起脚尖。那该怎样走呢?校长说:“身体要放松,全身自然摆动,脚尖拖地,就象拉大拇指似,这样往前走就可以。”总之,不管那种姿势,最根本要求是轻松自在,所以每个学生走法都可以按自己意愿来决定。如果音乐拍节是三拍子,两手就立刻改为打三拍动作。步法也要合拍,不能会儿快会儿慢。并且两只手指挥动作最多要到六拍子,这就要求不断地变换动作。比如打四拍时,那动作是:“先向下,绕上来,然后平行挥动,再向上。”
这还比较容易,待到五拍时,动作是:“先向下,绕上来,再向前,向侧移动,然后再向上。”
到六拍时,动作就更复杂:“先向下,绕上来,再向前,然后从前绕到胸前,再向侧移动,然后再向上。”
所以随着拍节不断变化,动作也就越来越难。而更难是,校长常常边弹钢琴边大声地说:“即使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