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这个故事为避免国内人物和历史,所以采用民国时期华侨抗日这段历史,来诉说当时抗日角。
④有关毛边书介绍来自百度百科,所谓毛边书,通俗介绍就是只有下面书页是裁开,上面和右面书页没有裁开,要用专门裁纸刀裁开,是民国时很多文人只要书籍形式,就算在当代,也在小众圈子里流行着。
⑤《面》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文,大家应该都还有印象吧?个囊中羞涩工人在内山书店买书,因为付不起书费,鲁迅两本书只收他本书成本钱。小时候不解其意,现在才恍觉,那篇短短课文,本身就是作者为追悼鲁迅先生而写就啊。鲁迅那时候已经死。明白脱离课本鲁迅是怎样人后,终于开始真切难过起来。本副本名字“以血荐轩辕”就是选用先生句诗。
题外话:华侨中国抗日援助是巨大。“九八”事变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侨胞采取各种形式为祖国捐款,其中印尼华侨捐款国币60万元、毫银6万元、荷印币21万盾汇回祖国。“·二八”事变时,十九路军收到1068万元捐款中,华侨占四分之三,单单印尼家叫做三宝垄华侨救国后援会组织就汇寄来银元57000多两,国币7万多元。全面抗战开始后,南洋侨胞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共推陈嘉庚任主席,统领导南洋各国对祖国捐赠款物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南洋各地华侨向国内汇款平均每月达2500万元。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仅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筹交给国民z.府捐款数就有4亿元左右,相当于当时抗战经费三分之。
其二是认购国债。抗战期间,国民z.府曾发行过多期国债,其中第期救国公债就达5亿元。购买者半数以上为海外侨胞。其中,缅甸专门成立150人缅甸华侨公债劝募委员会,部分侨商变卖仰光安溪会馆、南安工等会所产业购买救国公债。抗战胜利后,这批国债不少并没有兑现。有学者统计,1937至1939年间华侨购买国债达11亿元,占这段时期发行国债总额三分之强
其三是侨汇。侨汇是华侨汇给国内亲人用以保障日常生活赡养费。侨汇数额以1937年卢沟桥事变为分水岭,之前平均每年约3亿元左右,之后侨汇数额剧增,1938年6亿元,1939年约12亿元,1940年15亿元,1941年约20亿元。考虑到当时中国z.府发行法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汇率关系,这些侨汇所发挥作用比其实际价值更大。整个抗战期间侨汇收入,既弥补中国贸易逆差,还被作为发行纸币基金,起到稳定战时经济作用。1941年1月初,孔祥熙在《三十年来之国财政》文中说:“国抗战已三年有半,财政金融基础仍异常巩固。”他认为其中原因之,就是“海外华侨有大宗汇款回国,充实外汇”。
其四是物资援助。除经济支持,南洋华侨还向国内捐献包括药品、车辆、服装以及飞机、枪械等紧缺战时物资,据史料记载,在抗战初期,每日军火输入量都保持在300吨左右,极大地缓解内地物资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