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兰生先拿起张,挺满意,对莘野解释:“看,这张上面是中英街。”他在报上看到过,“中英街”人越来越多,平时每天万人,节假日每天十万人,人们疯狂购买洋货,再隔海看看东方之珠。
莘野看看,其实觉得也就还好。顶奢他都用腻歪,LA品牌要多多。
“唔,”谢兰生拿起第二张,仔细看。照片上,火车站马路对面竖着巨大广告牌,上面写着“百事”“七喜”,而不再是各种标语。这些品牌正式进驻,不只是在中英街。
第三张照片则是在深圳口岸拍摄。来自各国集装箱地被卸货上岸。谢兰生听说,甚至还有高档轿车被偷偷地运到广东,其中有奔驰,也有宝马——
在第四张照片上面,商店商品琳琅满目,而第五张照片上面,化着妆雅芳小姐正在路上推销产品,这种买卖方式在其他地方都还没有。
祁勇掌镜拍电影他之前也看过几部,最近几天咂摸咂摸,觉得对方水平真是好——罗大经是不过不失,祁勇却能美化画面。现在已经联系上,他并不想轻易放弃。见过祁勇实力后别人他都看不上,或者说,看得上联系不到,联系得到又看不上。谢兰生觉得,怎也得实在实在走不通再谈回头。
于是,谢兰生又拜托莘野帮他打听祁勇事儿。
大约周后,谢兰生从莘野那儿意外得知个信息:祁勇这人还挺爱国。因为想要挣些美金,他在1979年留学美国,毕业后就留在那,然而本质是没变。他那代人有强烈“与祖国”精英思想,更何况,祁勇是1958年4月22号出生,人民英雄纪念碑被落成那天,可想而知,他周围人肯定不断向他提起这个巧合,某些东西根深蒂固。到美国后,他加入华裔组织,还参加过不少活动,支持、声援大洋那头在举办些活动,比如亚运会。
“……”谢兰生想试试。
他请自己远在深圳好朋友拍些深圳特区照片寄给他。
几秒后,谢兰生又拿起张:“哇,这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看到没有,好多人啊。”谢兰生听别人说过,去年12月,即便还没得到中央回复和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也抢在上海前面“试开市”,据说深交所负责人硬气得很,说“孩子已经生出来,还能按回娘肚子里?”
莘野还是贯懒懒散散:“嗯。”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他也从小去去烦。
谢兰生又看到张:“这是那个锦绣中华~好像是叫“主题公园”,去年年末才开张,有各景点模型呢。全都是按比例建,有长江,有黄河,还有别,特别特别好玩儿。”
莘野
1991年,深圳年轻而又繁荣。
1980到1990这10年之间,深圳人口从33万人到165万,GDP从2.7亿元到172亿,人均GDP也从1000元到10000,其中主要是靠出口。这是全国唯个可以“打工”地方,打工仔和打工妹们涌入深圳寻求机会,而别处呢,还执行着“离土不离乡”政策,传统农民只可以去乡里厂、镇上厂。
总之深圳这座城市与过去是天壤之别。
朋友很快寄来照片。
谢兰生跟莘野两人坐在张桌子两边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