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早,谢兰生就只是想拍他喜欢内容而已,和写小说样,制片厂要论资排辈,“破窗而入”学长们与原先那批老导演们起垄断电影厂标,加上审查无比严格,他等不。然而,仔细想想,不拿指标,跳出限制,总有人要做这件事,去挑战现今标准,去推进现状改革,最终达到个平衡。
纵观世界,各个国家都经历过这样段特殊时期,即,审查制度与从业者对立及相互妥协。制度每次改变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谢兰生曾看过本以好莱坞为例探讨电影审查书籍,说,1915年《个国家诞生》让资本看到巨大利润,不再满足于在宽松几个州单独上映,于是要求彻改审查制度,而“海斯办公室”这样电影人行业协会则开始承担“自审查”“自管理”工作,同时也承担与各z.府解释沟通工作,越来越有话语权。后来,到1948年,派拉蒙案打破垄断,旧好莱坞土崩瓦解,新体制核心不再是制片,而是发行,渐渐地,因为发行公司可对不同内容区别发行,有公映,有播放,有制碟,z.府变得没有必要对制片口严格控制,于是,终于,1968年,电影分级正式取代电影审查这个制度,由委员会监督实施。当然,1953年《奇迹》胜诉也是座里程碑,虽然那时导演诉讼只是为收回成本。
谢兰生也直认为现有标准会变宽松,却不知道会在何时,因为何事,也许
这并没有想容易,ABCLAB是真非常靠谱。电影里画面、声音是要印到生胶片上。供片画面底片、供片声音底片必须通过印片机同步印制,而后得到收片画面底片、收片声音底片,在冲洗后制作成有画和声发行拷贝。因为35毫米放映机还音头位置要比放映窗位置滞后20个画格,在印片时,所有供片声音底片还需提前20个画格,用以确保音画同步。在放映时,通过机器,画面会被投上银幕,而声音则会用放映机还音装置来播放。
看着片子,谢兰生鼻子发酸。他想到自己,想到莘野,想到囡囡,想到祁勇、岑晨,也想到所有人对它心血以及期待。
Nathan、Hunter都是他贵人。
当最终场“警局审判”在屏幕上播放完后,谢兰生系主任老师王先进也沉默,半晌才说:“兰生,也许你没走错路,你更适合独立制作。这个题材过不,但看完……非常感动。”
“老师……”谢兰生有点儿想哭,“谢谢。”
他得到次承认。
而且还是得到在这个领域最权威专家承认。
说起来,他本来也并不知道自己叫“独立电影人”,是王先进这个教授告诉他这个名词。王先进说,在美国本世纪中,八大公司垄断好莱坞并形成严格套路,切瞄准受众市场,以期获得最大利润,于是批电影人就自筹资金自己摄制,摆脱“八大”控制,拍出许多与商业片截然不同电影来,被称为“独立电影人”,而谢兰生这中国“独立电影人”又有着更多意味。
谢兰生也不大知道百年后电影史会如何书写他这种人——最早独立电影人。
是热血?还是莽撞?是正面,还是负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