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2012下半年,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在此之前,官方只做“精准打击”,比如,它们认为某部片子存在问题、不适合放,会通知举办方说“拿掉拿掉,不适合放”,可2012年呢,北京影展首先出事,可能因为,这届影展政治色彩参展电影比较多,有两三部,而且,北京影展属“死硬派”,地点偏偏还在艺术家云集北京宋庄。
关停方式简单粗,bao——断电。
这个北京独立影展刚刚完成开幕仪式,突然,现场没电。
北京8月热浪里,独立电影节被断电,所有参展电影人静静坐在黑暗当中。
接着,10月,南京影展“因故延期”。其实,在整个10月期间,组织者组织工作就受到些压力,不同部门向组委会提出不同要求,比如,不要出现国际来
,后期制作也如魔法。它放映同样简单,打个比方,IMAX胶片片盘直径是米八,胶片、片盘有800斤重。放映时,四个片盘同时动作。放映员要学习月放映才能确保成功。
但,谢兰生认为,数码画面由像素构成,胶片画面由颗粒构成,这“颗粒感”非常适合某些题材,比如需要紧张气氛,而数字呢,如此丝滑,如此冰冷。另外,色彩、影调上,胶片电影远远凌驾数字电影,它能体现光线变化,更加真实,更加细腻,宽容度更加大,成本高昂,色彩美丽。胶片暗部并非全黑,有朦胧感与虚化感。而且,有时,胶片电影因为“失焦”也更立体,拍摄对象会有晃动,不会帧是帧,个平面是个平面。
谢兰生他还挺怀念胶片电影时期——般人都扛不起来摄影机“砰”地声落在片场,非常非常有重量感,所有人注意力因摄影机而高度集中,他们知道“这是片场”,对片场产生敬畏。而现在呢,片场人更加关注片场外头监视器,还总觉得“可以重拍”“可以处理”,决胜负感觉没,主创、演员全变懒散。不过从另角度来说,数字拍摄可以缓解男女演员紧张感。
谢兰生觉得,中国电影投资者对于“利润”过于看重。诚然,数字大大降低成本,发行成本降低90%,可这成本总归要在其他地方还回去,比如演员、宣发。
因为真不大知道数字版本能存几年,电影公司还是会做拷贝出来,好好藏着。
对于独立电影来说,2012也是分水岭。
这年,被北电学者称为“独立电影强拆年”。
三大独立电影展,个都没能顺利举行。
2000年后,DV代登上舞台,独立电影如火如荼,三大独立电影展在两三年间相继成立,2007年左右到巅峰,个在北京,个在南京,个在昆明,而除这三大影展各地也有中小影展,大家进行学术讨论甚至争论。这些影展共同点是并没有广电批文,但,有高校展览备案与艺管展览备案。他们基本放映是没有许可电影片,少量兼容有许可电影片。
据说,广州纪录片大会在2003年被电视台创办之初,广东当地有关部门曾向上面要求取缔,而且,还绕过中宣部,直接递到把手那,最后拿到批示是“给年轻人些空间”“注意加强管理工作”,这可能是指导思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