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看好像罚得并不重,但是经由此事,长安人便都知道这恭王在皇帝面前已经失宠,也知道他都干什丑事,他形象已经高大不起来,往后更是要小心行事
皇帝老儿其实也很无奈,毕竟那是他亲儿子啊。只不过若是直任由这种形势发展下去话,那些史官怕是又要给他记上笔。
李世民这个人相当重视自己历史形象,历代也有些文豪大儒曾经评价,说他毕生都为声名所累。
但是站在百姓角度来说,当皇帝能为声名所累那也是件好事,他若是不在意别人怎说,从此行素,那问题就大。
这个为声明所累皇帝陛下,这时候就觉得自己其实挺有必要拿他那个堂侄儿开下刀。
反正也不冤枉他,以那恭王府食邑收入,根本支撑不起李博义还有他兄弟他儿子们奢侈生活,个个都是妻妾成群,挥霍无度,没有点不义之财,如何能够支撑起这样消耗?
所言,案子还未审查清晰,身为朝廷命官,怎可如此武断?”
“案子因何还未审查清晰,还不是恭王那边拖延着?”
“审案子是长安县令,又干恭王何事?”
“……”
朝堂之上吵得热火朝天,当事人罗用与李博义均不在场,另外个频频被人提及长安县令,这回像是打定主意就是要当缩头乌龟。
李博义这边,这时候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那与他年岁相当皇帝堂叔,这回竟会不肯护着自己。
难道这不是掉几滴眼泪表下衷心就可以解决事情吗?难道不是只要牢牢抱紧皇帝这条大腿,就可以荣华富贵辈子吗?
怪只怪他这个人实在无足轻重,所以他命运,才会因为别人个念头次取舍,轻易就被左右。
其实凭着他这个皇亲国戚身份,不说什大官,要当个小官总是不难,只要他能在自己岗位上稍稍做出些模样,无论是在哪个领域,稍稍有那点建树,甚至是散些钱财博个善名也罢,今日又何至于如此。
当天下午,皇帝便写封《训恭王李博义书》,着人送去恭王府,又削他百户食邑,以示惩戒,理由是纵容家人作恶,干预官府查案。
他这也是刚刚被宣过来,圣人说是要听案情,便差人去把他给喊过来,他反正有什说什,遇到这样事情他也是倒霉认栽,横竖是左右为难,于是只好两害取其轻,宁愿无能回,他也不肯冒险。
圣人坐在他那张木榻之上,边看着下面臣子们吵得不可开交,边不知又在想些什。
就在不久之前,有人弹劾皇帝个儿子,说他们在城郊跑马打闹,也不知道怎玩,日之内竟然玩坏十几台水车,简直胡闹至极。
最后,皇帝不仅自己掏钱,安排匠人过去将那些水车全部修好,在朝堂之上还看不少脸色,谁让他要护着自己儿子呢。说实在李世民儿子不少,偏心也是难免,最最疼爱,还是长孙皇后所出那三个儿子,不过其他儿子那也是儿子,当儿子闯祸,当老子该训话训话,该兜着还得替他们兜着。
对他这样做法,不少大臣就都很有意见,认为他这就是家国不分,宠爱自己儿子失去底线,简直到罔顾法度程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