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商钱并不好挣。听闻在中原地区些大码头上,那些给人搬货苦力,看到那些世族大家和中原商贾货船往往都是拥而上,因为这些人大多出手阔绰,若是换胡商货船,大家热情就没有那高涨,因为胡商大多比较小气。
但那是在中原,搁常乐县这里,地方经济很大部分就是要依靠这些小气吧啦胡商们带动起来。
常乐县既没有丰富资源也没有什特色产业,又竞争不过周围那几座城池,无法让胡商们在城中多做停留,所以这个县就很穷。
为发展地方经济,罗用最近苦思冥想,大概给这座小城制定短期、中期、长期三个目标。
短期目标就是通过豆腐菜宣传,以及提高餐馆伙食水平,客舍住宿环境,在相同或者相近价格条件下,尽可能提供比周边城镇更加优质服务,从而留住部分不着急赶路胡商,通过他们这些人消费,给这座小城带来些收入。
说起来,隋炀帝着实是位非常大手笔皇帝。
当年,他不仅在张掖大办宴席,还鼓励西域商人到中原地区去做买卖,在洛阳举行万国盛会,据说在当年,凡是去往洛阳交易胡商,在洛阳吃住都不用花钱。
这种做法很是给人留下番人傻钱多印象,但是在当时,这个政策对于西域那些胡商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在当时那个年代,东西方贸易几乎都被突厥人垄断,胡商们也都已经习惯跟突厥人做生意,如此日积月累,突厥财力越发雄厚,对中原威胁也就越大,隋炀帝这招,基本上就是釜底抽薪。
等到唐初这时候,胡商就不再有隋时那般待遇。
胡商们往来于西域与大唐之间,需要穿越大片沙漠,沙漠里夏日酷热,冬日极寒,早春多风沙,般胡商们选择穿越沙漠季节都在春末夏初,或者是秋天。
农历二三月份,并没有多少从西域那边过来商队,倒是有些从凉州方向过来胡商,他们在敦煌带落脚,等待着再次穿越沙漠时机,合适季节合适天气。
这些往来于大唐与西域之间胡商们,与其说他们是商人,不如说是淘金者冒险家。
他们不像中原地区些商贾大家那样有着丰厚资产和庞大关系网,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迢迢来到大唐,就是为赚大钱。
也有些胡商自从来到大唐,或者是走几趟,赚够本金
贞观四年,西域那边又有人说要入贡,其实就有点要以入贡名义来中原做买卖顺便蹭吃蹭喝嫌疑,过去不少小国都做过这种事,不仅享受把国宾待遇,送过来礼物还没几样,回去时候拿回礼却颇为丰厚。
针对这个事情,当时魏征就上谏说:如果只是商贾往来,让他们跟边境百姓做买卖,那就没什问题,如果要以宾客身份招待他们,那就“非中国之利”。
事实上也没有那做必要,贸易格局既然已经打开,凭什还要让这些人白吃白住呢。
这玩意就好比后世各种APP新客户优惠,对于新客户那是各种红包海量发放,老客户你就别想。
所以说,这些胡商现在住不进驿站,享受不到食宿全免待遇,西域这些商道上小城,也就有机会发展发展餐饮住宿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