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块枣豆糕,大抵便都进这些跑腿仆从奴婢嘴里,因而每每主家差遣他们出来买枣豆糕时候,这些丫头小子们便都很高兴。
罗大娘每日里卖这些枣豆糕,其实也不挣什钱,主要是当地不产红枣,比之长安城河东道等地,这里红枣价钱要贵得多。
听闻眼下也算是好,几十年前,他们这里红枣更贵,后来通大运河,北边红枣能够顺着运河南下,走水路,并不需要耗费许多人力畜力,只是那河道并不是人人想用都能用得,除却官船,寻常商贾要在这条河道上行船,难免还是要受到层层盘剥。
除红枣,这里面粉也比北边贵,红糖倒是便宜些,鸡蛋价钱也比之长安城便宜。
罗大娘她们铺子除铜钱,丝线粮食亦是肯收,鸡蛋也收,通常三个鸡蛋能换块枣豆糕,粮食丝线那便要看品质。
较好酒肆。
这间酒肆占地颇大,前厅也大,而且还是两层楼。吴县此地,城中不少房屋都是两层楼,主要是因为当地气候潮湿,楼湿度太大。
这间酒肆大是大,就是稍显破旧,酒肆后面还有个院子,院子后面同样建排两层楼木屋,旧是旧些,不管是住人还是当仓库,倒也还用得。
从这后院出去,便是条青石小道,青石道旁边便是条清凌凌小河,站在二楼窗口,能看到这条小河上面架着座座小桥,大多也都比较简陋。
她们这便算是在城中颇好地段,若是便宜些地方,地面上若是没有铺上石板,那就显得很泥泞,尤其当地气候又十分地潮湿多雨。
近来她们收得最多,除鸡蛋便是大米,江南鱼米之乡,此地少粟麦,多稻米。
罗大娘整日操着口咿咿呀呀半吊子吴语与这些过来换枣豆糕当地百姓说东说西,时常也有说得不对,引出些笑话,她们这几人来这苏州之前,便在长安城请人教过几日吴语,到底还是学得不像,好在这吴县亦有许多能说官话读书人,不过他们那官话说得也不太像,罗大娘几个有时候听也是想笑。
与罗大娘等人同来些长安商贾,此时大多也都在这吴县大街上置铺子,几个商号之间时常走动,有个什事情也都是有商有量,隐隐,竟是以罗大娘为首。
这背后原因,自然还是因为罗用。其他几家
大概正因为如此,当地百姓大多都比较喜欢穿木屐,这还不到五月份,很多人便已经穿着木屐满街走。
罗大娘置下这间铺子之后,便领着手底下几个人,面准备开店事宜,面每日里都做批枣豆糕先卖着。
这阿姊食铺招牌还未挂出来,枣豆糕香味便已飘到吴县街头巷尾,每日这批枣豆糕做出来时候,都有些踩着木屐挽着裤脚吴县小孩围在铺子外面伸长脖子看,这文钱个枣豆糕,却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舍得吃。
开始时候,便只是左右邻里过来买两个回去吃,不出几日,这名声便传出去,城中不少富户皆是遣家人过来买,次性也有能买五六个十多个。
他们若是自己带食盒过来买,罗大娘便会拣那些形状不好枣豆糕出来,切下小块充作添头,算是抵张油纸钱,若是空手过来,那便没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