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这回没有留中不发,而是切责亓诗教和周永春驳正理由不充分,有意阻拦诏旨下发,二人各罚俸半年,也就是罚款几十两银子。
通过这次明争暗斗,吴道南和张原方只能算是小胜,辩论诏旨只有通过六科廊下发才算是大胜,想要大胜内阁首辅实非易事,不过张原对此结果已经满意,只要辩论能举行就是胜利。
詹士府少詹事士钱龙锡与翰林院侍读学士郭淐商议番,于八月二十八日传文书给南京礼部,要求南京礼部侍郎沈榷、郎中徐如珂于十月底之前派人至京参加辩论,无论是朝中*员、在野大儒或者有德高僧皆可,限每方四人,辩论之期为冬月初、初
从哲,若方从哲在内阁中威望受挫,也是他齐党损失,张原欣赏归欣赏,原则不能动,而且亓诗教认为这种辩论与国计民生无关,可有可无,他无须对张原感到愧疚——
……
八月二十三日上午巳时初刻,当值六科给事中在会极门收取皇帝批复各衙门题、奏本章,经审核无误后要逐抄写,于五日内送交各承办衙门执行,这日礼科当值是都给事中周永春,周永春看到徐光启、张原奏章果真按吴道南票拟意见批复下来,心道:“方阁老料事甚准啊,这奏章若执行下去,以后方阁老与吴道南阁中就没有主从之分,首辅名存实亡。”
周永春回到六科廊,仔细审阅徐光启、张原二人奏疏,因为要封还皇帝批红奏疏必须有理有据,不是随意就能封还,封还必须驳正,也就是说要提出充分理由,否则就是失职和藐视皇权,但言官们都是八股文高手,这多年科举训练出来刀笔,要从徐光启、张原这两篇近万字奏疏中找到可批驳之处还是不难,周永春揣摩半日,写好驳正意见,将徐光启、张原二人奏疏封还交回司礼监——
司礼监掌印太监李恩颇为不快,奏闻皇帝之后,再次按原先票拟下发,次日当值礼科给事中亓诗教又用与周永春相似驳正意见封还,李恩无可奈何,在奏明皇帝之前,先与东宫王安通声气,王安叹道:“由此可见朝政败坏到何等地步,想要推行点事就这难,辩论而已,又不是其他大事,外廷老先生们都推三阻四,不把万岁爷批红放在眼里,只管争自家意气。”
李恩大有同感,说道:“外官们屡屡攻讦万岁爷怠政,这还不都是让外官们给逼,只从这事看,政令都难出宫门。”
王安道:“徐赞善和张修撰也考虑到这局面,张修撰说这奏疏并非就定要通过六科下发,这不是政令,只是皇帝同意举行辩论而已,可以由詹士府和翰林院举行。”
李恩笑道:“好主意,杂家这就去禀告万岁爷。”
经过这多年与外臣争斗,万历皇帝火气也消磨得差不多,所以听说他御笔批红被礼科两次封还,也只是龙颜不悦而已,不会大发雷霆,听李恩建议,点头道:“那就由东宫詹士府主持此次辩论,翰林院协同举办,辩论人数、日期待定。”
于是,徐光启和张原奏疏绕过六科廊直接下发到詹士府和翰林院,方从哲还是觉得失颜面,让亓诗教、周永春上疏,认为诏旨绕过六科下发是违制,以此来弹劾吴道南、徐光启和张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