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正聊着,蔡申举突然看着门口低声道:“别进来,别进来。”
陈新背对门坐着,听回头看,竟然是那沈楼娘子,还是穿那天那身衣裳,发髻收拾下,神情憔悴,她当然没听到蔡申举说话,怯怯走到门口,看看招牌,犹豫下后,迈步走进来。
蔡申举和卢友都是懊恼“哎!”声,然后蔡申举无精打采迎过去,问道:“沈家娘子可是要买俵物?”
沈娘子小心看蔡申举眼,“是,,想买点鲍鱼给家相公将养。”
蔡申举看都不看她,头扭在边回道:“这边干鲍每两价银三钱五分,那边大些每两价银五钱五分。”
钱下午都由老蔡锁到银柜中保管。
今日主要工作就是老蔡与陈新交接库房,老蔡拿货册,打开间西厢房,里面放全是倭刀和折扇,平日打扫和擦拭是卢友和蔡申举在做。老蔡对陈新道:“们倭刀长短都有,倭人叫什野太刀、小太刀、打刀,们就只写长刀、中刀、短刀,你记账时要记住区分,否则就乱。”
陈新拿出银清册看看,写长倭刀售价从七两到三十两都有,不由问老蔡道:“银清册上长倭刀也有几种价,又是如何分呢?”
“长中短也要分三品,倭人刀种类多得很,也搞不清,反正上品倭刀刀身上都有铭文,你来看看。”老蔡抽出把倭刀,寒光四射,带血槽雪亮刀身上果然有两行铭文,在近格处。
老蔡还刀进鞘,又对陈新说:“有铭文般是上品,另外些没铭文,东家试过觉得好话,也归为上品,刀柄上捆个红布条。中品则捆个青布条。”
“啊,这贵,那再看看,看看。”
沈娘子脸红着,尴尬站在鲍鱼货栏
陈新看刀架,果然有很多捆青红布条。
老蔡又给陈新看中刀和短刀,说起倭刀顾客,般都是些武官、富家子和打行,还有些京师和边镇客商来批发。老蔡把倭刀吹得神乎其技,连说官军该多买些,打鞑子不在话下。
陈新口中赞同,心中却不大在意,明军问题远不是武器,但即便以武器来说,这倭刀太贵,性价比又差,虽看着漂亮又霸气,但刀身就三四厘米宽,又长又薄,拿来街头砍人可以,真要上战场,遇到长矛、大刀、狼牙棒这样重兵,不死才怪,那天代正刚用铁棒棒砸断青手太刀就是明证。所以在陈新看来,倭刀最好用途就是给鬼子剖腹。
老蔡带着陈新按册子点完倭刀,又开始点折扇,折扇最先就是由日本传入,先是青楼女子用,后来因用着方便,普及开来,库房中倭扇上画着些山水花木禽鸟,好点有描金粉涂银泥,就如蓟州那胖子用,苏州和南直隶等地制扇作坊很多,还曾有何得之、小官这样制扇大家,扇可值二三两银,工艺不比小日本差,所以倭扇最多是有点异国风情,虽说销售还可以,但不算利润高货物,当下也是分类清点。
两样点完,老蔡有点累,两人又回到门市上,把门市中摆放倭刀倭扇点过才坐下休息,此时也还早,街上零零落落几个行人,店中生意都还没开张,陈新给老蔡泡上杯茶,自己也端上杯,看着这生意情况,比陈新原来上班还要轻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