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民有知道陈新要干什,他布局在辽东,东江镇十分要紧,接到本色可以控制东江镇,必要时还能接济
下,赚钱是在其次。
他转回纺织厂话题,对两人问道:“那你们觉得何处更合适?”
“昌邑。”徐元华抢先说道,“此处离青州府甚近,有两条大河,可以顺河道引水作渠,用于那些水车,水车用过之后还能灌溉屯堡田地,如今平度各处屯堡也在套种棉花,收
后走水路到昌邑,也要便宜。”
刘民有看看周来福,周来福也点点头,“昌邑到陆路水路都方便些,平底船可以在河中装货,顺流出海。”
“那就此处,马上给屯务司传令,让他们抽调劳力,徐元华你主理厂区
事情,特别要注意人力纺纱
工房,这事情对指头灵活要求甚高,多问问那些屯户,看如何能保证工房里面不能,实在不行,就做成大型地窝子,总之九月底前要完工,还有就是工坊那边,马上增加木匠
数量,咱们有好多东西要做。”
社相比,这造成他地位有些尴尬,在民政各司中也不算强势部门。现在听刘民有
话,显然周来福又在抢地盘,还好刘民有没有答应。
刘民有打开自己册子,对周来福和徐元华道:“
这里拟定
个计划,来福和元华你们帮忙参详
下,共有两个厂区,分别是登州和灵山卫,就设在登州水城西侧那个私港旁边,灵山卫厂区设在卫城旁边,那里
私港条件更好些,也是漕船常走
路,往来十分方便。”
周来福稍稍想便道:“灵山卫那处私港甚好,陆路离青州府仅
墙之隔,海路到南直隶
海州不过
两日海程,从海州去衮州府很近,若是从衮州和南直隶收棉花,这条路算是省事
。”
徐元华补充道:“青州府南面种植棉花也不少,灵山卫离青州府如此之近,征集民夫也十分便宜。”
刘民有笑道:“那灵山卫这处就先定下,你们都未说登州,是否认为登州此处不妥?”
刘民有还没说完
周来福跟着刘民有很久,以前在天津时候就
起干衣店,也不避讳
道:“属下确实认为登州不妥,此处虽有港口,但登州海陆皆远,且登州没有大江大河,水力纺织必受限制。”
徐元华也补充道:“另外条,便是登州本地不产粮,朝廷供应
本色大多要供应旅顺和登州驻军,若在此办纺织厂,则粮食皆需外地运来,要占用不少船只。”
周来福叹口气,“这船只真是不足,今年又接下东江镇
本色运输,中间几乎毫无赚头,但陈大人非要让接下,如今二号福船又加
三艘,鸟船和开浪加
近二十,还是不敷使用,若真是在登州设纺织厂,这运输便是
大难题。”
东江本色是陈新
定要接
,原来东江
漂没按三成算,登州水师有不少赚头,还能搞些夹带走私。现在陈新联合
吕直、王廷试,在辽海搞贸易垄断,给水师上层按份子分红。吕直查得也严,还砍
个私自夹带
水营军官。陈新开价给吕直,水营什
都不用做,直接返吕直
成,另外还给水营军官
成,本色运输对水营便成
鸡肋,最后交给
商社来做。
陈新还是按漂没三成,除去给掉两成,只能勉强保本,船只数量倒是增加
不少,不过周来福怎
算都觉得划不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