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依然热闹,来购买各种货物客商络绎不绝,在各个店铺中与店家讨价还价,到
买棉布
地段,迎面就看见
个卖棉布
掌柜在门口嚎啕大哭,两个女人拉着他,三人哭着
团。邓柯山指指那人对青皮道:“看到没,这家就是手上全压着棉货,这次得亏死
。”
青皮吞口口水道:“说昨日还有人要上吊,听说是五钱买
江南布,现在都到三钱
还没人买。”
邓柯山绕过苦恼那几人,前面
个人坐在店铺门口无聊
吃着黄豆,邓柯山认得此人,是南方来
个行商,叫做白瓦,他凑过去问道:“白兄,最近生意如何?”
“生意?”白瓦头哭丧着脸,“那,你看就是,人都没有几个,哪来
生意。”
“降这多
他们还不买?”
崇祯七年八月中旬开始,运河和京师
粮荒开始有所缓解,有背景
粮商纷纷开始放粮,价格在缓慢
回落,从七至十两银子变回
五两出头。
运河棉布市场却风云突变,八月正值山东棉花成熟季节,东昌府和衮州府棉农兴致勃勃
收好
棉花,卖给
那些来收获
大小商贩。因为今年
棉布价格,bao涨,所有。
大批棉布出现在市场抛售,价格突然大跌,各种谣言四起,兴致勃勃收来高价棉花
行商捶胸顿足。但价格依然没有任何改变,向着每匹三钱飞快跌落。
在天津尤其明显,源源不断船只从登莱过来,通过四海商社和其他大商家发售,运河各处
商社也在大量发售,
批批棉布从仓库中运出。
成品价格,bao降,新收棉花突然变得无人问津,有些收获晚
点
地区,棉农欲哭无泪,降价到以往
半也无人购买,而粮价还在持续上涨,有
批自耕农变成
流民,这些东昌和衮州府
农户无奈,向着传说中能收流民
青州府迁移,沿途出现
不少
洲棚,流民们对那些提供粥饭
登州人感激不已。
“这棉布又不是吃食,眼看着天
个价
降,谁家愿意现在来买,那些外地棉商宁可找家客栈等着,然后每日来看看价,不到见底
时候不会下手
。”
邓柯山皱眉摸摸脑袋,他还有五千多两银子货物,这
下至少亏两千多两。
再路往前走,旁边那青皮又过来问道:“邓哥,听说是四海商社在伙同几家粮商
起囤积粮食,但这棉布就几乎是四海
家在折腾,最近他们放货可放得猛,天天
降价,存货又多,有些等不及
客商都是去他们那里买,量多还继续降,他们以前囤
江南布全部压到最低
,但登州布还是贵
。”
“当然要贵些。”邓柯山无精打采道:“登州布比江南布衣细密扎实,摸着就舒服,是不愁卖
……
天津运河边,邓柯山摇头晃脑走在河边,身边跟着几个青皮,他现在属于四海商社
外围人马,自己开着些烟店,在河间府还有两家棉布和南货店,日子过得很舒坦。
最近粮荒来,他依然能买到低价粮,但是这次棉布大降价,让他也亏
笔,因为他这样
小商家,四海商社不会跟他来商量,也不会通知他什
时候降价。所以他虽然。
旁边个青皮凑过来道:“大柜,咱们今日来走什
呢?”
“走什?”邓柯山哼
声,“看看棉布降到多少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