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会儿,老先生见话题已尽,就起身送客。
尚远送严复和冯煦两人出去,这才回来,他把自己感触对老师说。
建议会地方士绅们得知这消息之后,群情激奋。这次就不仅仅是电报,有些地方名士自发或者被人鼓动后,纷纷进京前来说服本地代表。
袁世凯也不搭理这帮人,既然袁世凯已经表明立场,议员们不肯开会更好,拖下去局面只是对北洋有利。
既然是休会状态,尚远自然有更多时间去拜访老师。他第次发现自己老师竟然是极有幽默感人,虽然没有见到议员们丑态,可听尚远描述,老爷子轻描淡写两句评价,就如同画龙点睛,把议员样子描述惟妙惟肖。每每让尚远笑前仰后合。两人说说最近发生事情,尚远就向老师请教学问。真有谦逊之心,尚远发现自己以前对先秦诸子看法竟然是完全错。
对尚远这种新倾向,李鸿启老师劝道:“望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也不要过于妄想。几千年前人,谁知道他们怎想?文青信里说,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话说得极妙。学以致用,若是不用,那就只能拿来卖弄。孔乙己不就是如此。”
以前每次被批评,尚远都会感觉到种强烈羞愧感,可现在他这种感觉已经变得相当淡薄,反倒是老师所说话深刻印入脑海里。尚远已经发现自己这种变化,他对老师所说,“无耻变成谦虚”实在是佩服。以前若是见人对自己犯得错误根本没有羞耻感,尚远就会认为那人是无耻。现在看,自己当时观点未免太过于主观。
严复与冯煦两人也没有闲着,得知袁世凯从王爷家里头搜罗到大批古书。他们就申请去看看。袁世凯自然要给这个面子,杨度已经公开招收批文化名士,这群名士在群兵丁监视下开始整理书籍,制作目录。两人可是有机会看到好多听说过名字却从未见过内容古籍。他们都是有学问人,自有看书癖好。议会不开,两人反倒在这古书堆里头好好过把瘾。
不过见尚远每天都去拜访他老师,两人觉得怎都得去同看看。李鸿启先生见这两位名士登门,很平凡接待两人。相见之时,要寒暄几句,提到尚远,李鸿启老师笑道:“这孩子年轻不懂规矩。你们二位都是德高望重名士,该提醒时候,请定要提醒他。”
若是以前,被老师这“通贬低”,尚远总不是真心悦诚服。可这次他却听出老师话里头奥妙来,他不说尚远不能干,只说他“年轻不懂规矩”,这话未免太真实。
严复和冯煦回答更让尚远瞠目结舌,“李先生,们加入g,m还不如尚远同志早,很多事情还得尚远同志多给们讲讲才对。”
几个前辈话你来往,该说都说,能确定都确定。偏偏听起来温文尔雅,不卑不亢,不急不躁。严复不擅长官场上事情,所以话不多,往哪里坐,自有番军人兼教师沉稳。冯煦则有江南人特有儒雅,言语从容,不急不躁。大家谈起各自生平,还有那些著名事情,不自吹,不谦虚,更不推脱责任。听阵,尚远发现自己老师竟然能准确引导客人谈话,真有详谈甚欢感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