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说去搞个活动,参加个比赛,那还行。可学习不是短期,年半载,三年五载,你特不回来咋办?
许非也清楚,又换条路子,“那能不能搞些合拍片?电影咱们管不,合拍电视剧总可以吧?请几个技术工种过来,帮忙指导下,这也是学习。”
“这个……”
戴临风忽地站起身,在屋里走几圈,兴奋道:“可以,完全可以!两地合拍电影从《少林寺》就开始,电视剧却还没有过!”
话说改革开放以来,两地在电影方面合作直很频繁,像《少林寺》、《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似水流年》、《木棉袈裟》等等,都是不错作品。
“……”
副台长看李沐,李沐看许非,许非道:“初步有几个想法,第,不局限于电视剧,电影也可以参与,因为那边核心力量就是电影。
时间以周为佳,少说不透,长人家烦,名字可以叫‘京港两地影视文化交流周’。”
“嗯,京港这个说法好。现在有些人中港中港叫,根本错误嘛!”
戴临风点头,道:“不过让电影界参加,那摊子铺太大,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许非百忙之中抽几天时间,搞定店铺事宜。租金按年算,在明星光环加成下,还算便宜。本想买,可人家不卖。
个体户还没去注册,因为老妈还没过来,他又花天做装修设计图,然后便是甩手掌柜。
他存折里还有十万,取万转到另个存折,然后交给俩妹子,由她们折腾去。
转眼到九月初。
这日上午,京台位副台长,带着李沐和许非到央视家属院,敲开戴临风家门。
倒不是香港电影人多喜欢内地,是有z.府推动,二是内地有大好河山。
而电视剧起步晚,也没人想到这个。
许非提出想法,是因为那边影视人才确实牛,牛就学嘛。但他可不想请香港演员,那都是大爷,就盯准技术工种。
这跟早期合拍剧恰恰相反,人家就请演员,觉得有港台演员加盟特高大上。
至于戴临风如
“就提提想法,具体您几位斟酌。”
许非继续道:“第二,期间设置些环节,座谈会啊、观众见面会啊、看片啊等等。其实这些不重要,重要是媒体得跟上,天天有新闻,得让外界知道们在干什。如果关起门自己弄,那毫无价值。”
“第三,不是走形式,真要学东西。就直想,咱们能不能选几个人,委派过去学习。因为武指这东西,就得靠经验往上堆,不是光听课就能学明白。”
“委派学习……难啊!”
仨人都摇头,香港还没回归,等于委派去境外学习。
简略寒暄,直入正题。
戴临风看明显更深,道:“今年风向不乐观,东搞西搞,闹人心惶惶。文艺界虽然宽松些,但也不能太过火。不过香港情况比较特殊,它既有西方那套,又有们传统,而且97就收回,可以搞搞。”
八六和八七年,有个很特殊风潮,叫反资产阶级自由化。
不多说。
“在香港问题上,内地各方面都乐于看到互动交流,文艺界是艺术形态上东西,交流起来更容易。所以你们提那个活动啊,各方原则上同意,问题是具体怎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