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很不规范,记得好像是64年,王天林有部片《铁臂金刚》,父亲自己带着班底进组,那是香港第个武行班底。
从此以后,就慢慢成个特有行当,现在已经非常成熟,有成家班、洪家班、刘家班,还有们袁家班。”
“就是说,武行脱胎于戏曲。武术指导可能是个人,但行当却像以前戏班子样,有唱花脸,有
主持人是京台自己人,反应极快,笑道:“通过刚才番采访,对几位也有初步解。下面有请艺术中心许非上台,跟大家起交流。”
她暗捏把汗,挪个位置。
香港朋友还奇怪,怎说着说着换主持人?没办法,经验不足啊,以前没搞过。
而许非上来,大大方方坐,张口就来:“众所周知,香港影视业非常繁盛,武侠片或者说功夫片极受欢迎,由此也诞生种只有们才有独家行业,武行。”
他转向袁祥仁,笑道:“袁老师您好,据所知,香港电影武行应该始于您父亲袁小田先生,能不能给们详细讲讲?”
“那对京城有什印象?”
“呃……”
开场聊几分钟,全是问个人情况。许非皱眉,耐着性子又听会,还没进主题,悄声问:“谁写稿子?”
“刘迪吧,这场是他操办。”李沐道。
搞毛啊!
“先给大家介绍下,这位是徐晓明先生,也是《霍元甲》、《陈真》、《木棉袈裟》导演。”
哇哦!
第个人就引得全场惊呼,《木棉袈裟》可能没看过,前两部可是“万人空巷”。徐晓明三十多岁,正值壮年,很有那股气势,就是普通话不好。
“这位是徐先生徒弟,林迪安。这位是们大陆演员,《木棉袈裟》主演于容光。”
林迪安非常瘦小,长相倒还不错。于容光就很熟悉,这货年轻时候跟老没啥区别——都很老。
“呃,好。”
袁祥仁刚才也懵,现在才找回正路,他口音带点粤语味,但比徐晓明标准。
“说始于不敢当,不过父亲确实是最早批做武行。他是京城人,最初唱京剧,三十年代时候应薛觉先先生邀请,到粤剧里做武生,后来又到香港。
香港早期电影非常戏曲化,基本是粤剧翻版,父亲自然就进电影行。做替身,做演员,也担任动作设计。
后来越来越多武人和伶人进入香港,带来不同风格,有南派功夫和北派功夫。因为功夫片很受欢迎,拍越来越多,这些人也有用武之地。
他见台上已经往家国情怀上走,忍不住道:“这不行,再说会闭馆。”
李沐也觉得离谱,又不是凌风那种访谈,你聊童年干锤子?遂偏头跟副台长耳语,“跑题,咱们要技术经验,这能交流出什?”
“有方法?”
“让许非上去。”
副台长摆摆手,李沐冲上面做个手势,又指指旁边。
“这位是香港著名武术指导袁祥仁先生,这位是他弟弟袁日初。”
共五个人,依次落座。
这种面对面聊天形式很新鲜,台上除徐晓明都不自在,因为是技术人员,从来没受过重视,还跟大明星样登台采访。
“几位都是第次来内地?”
“不是,他们是。”徐晓明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