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治经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由于屡遭战乱,关中生产条件有所恶化。如汉代灌溉田地四万余顷郑国渠、白渠系统,唐永徽中灌溉面积只剩万项。另方面,统治阶级消费欲望增大,z.府机构膨胀,*员及家属人数大增,对关中以外地区粮食与物资依赖加重。因此,每年都需要把大量粮食和物资通过水运运到长安。但是,黄河三门峡自古以水急礁多不便行船闻名天下,此外渭河含沙量很大也不利于航行,大大限制漕粮运输规模。为此,隋唐不得不把交通便利,特别是水运四通八达洛阳建为东都。隋炀帝将都城迁到洛阳,唐高宗、武则天经常率领文武百官前往洛阳,唐高宗住就是年以上,武则天几乎就是住在洛阳。唐高宗和武则天居住洛阳目之,就是要就地消费来自南方和关东漕粮和物资,史称皇帝“就食”,这就预兆着西安作为统王朝都城历史即将告终。
唐中叶以后,北方战乱时间较长,人口大量减少,经济日益萧条。而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除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江淮地区有时受南北战争影响之外,其余广大地区都比较安宁,经济发展不仅没有受到战争不利影响,反而由于大批掌握较先进生产技术北方人民避乱迁入而大大加快。唐后期南方已成为国粮食和纺织品主要生产地区,加上北方藩镇割据,粮食和赋税都不上交中央,中央z.府漕粮和财政收入不得不依赖南方。此外,唐中叶以后丝绸之路中断,海上交通成为主要对外交通方式,位于内蒙古东南部契丹族兴起,成为中原王朝主要威胁,使西安失去昔日便于开展外交、军事和国际贸易活动优势。上述这些变化,使西安难以继续担任全国政治中心。开封居黄河与大运河交汇处,比较靠近江淮地区,由于这交通优势,唐后期以后地位日益上升,终于取代西安和洛阳,成为统王朝都城。
不过,开封周围没有山河之险,又是历史上战争很多四战之地,不容易防守,因此北宋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本人对建都开封并不满意,他心目中建都之地仍是自古帝王都选作都城长安和洛阳,几次有往西迁都之意。他之所以最终没有迁都,原因在于开封可以就近得到江淮漕粮和物资,这是定都长安和洛阳所不及。大将李怀忠劝赵匡胤不要迁都,所说就是这番道理。他说:“开封有汴渠(即大运河)之便,每年可运江淮粮食数百万斛(十斗为斛),京师兵将几十万人都要吃江淮粮食,您居住洛阳,到哪里去取江淮粮食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
依赖江淮粮食岂止军队,就连开封般民众也不例外。由于离江淮较近,运送漕粮方便,北宋成为国古代运输漕粮数额最多朝代,其中相当部分自然是供应给开封民众。将开封和漕粮与物资主要来源地长江下游联接起来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动脉、国家生命线。
综上所述,统王朝都城自长安、洛阳东移开封,是出于经济上考虑,是隋唐以来天子离开长安到洛阳就食继续和发展,着眼点都是为比较方便地取得漕粮和消费物资。如果从政治上看,都城东迁也有重大意义。自唐后期五代起,南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