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岁起,曾国藩还发现自己有个问题,那就是不能多说话。话说多,就感觉异常疲劳。这情况越往后越厉害,发展到只要连续说上十多句话,就会觉得“气不接续”,“神气疲倦不支”。
三十五岁起(道光二十五年六月起),他又得皮肤病。身上大面积长癣,“其色白”,遍布全身,“大者如钱,小者如豆
比天差。
们说曾国藩天资平常,这不仅是指他智商平常,也包括说他身体素质也不好。和普通人比起来,曾国藩身体素质也属于中下水平。
常言三十而立,三十岁正是个人精力最盛之时。然而曾国藩从三十岁起,就经常感到耳鸣疲劳,而且非常严重。
从三十岁也就是道光二十年(1841)起,曾国藩日记中就开始有耳鸣记载(20)。他在家书中说:“常耳鸣,不解何故。”(21)“总以耳鸣为苦。”(22)曾国藩在家书中有多报喜少报忧习惯,如果不是耳鸣严重,他不会对家里提起。
道光二十二年(1842)起,曾国藩试图“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定“学做圣人”之志。他按照倭仁建议,每天严厉监督自己,以静坐之法来修身,结果因为搞得自己精神太紧张,不久就得失眠症(23),支撑二十多天后,又突然吐血。道光二十三年(1843)正月曾国藩日记记载:“早起,吐血数口。”(24)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吐血是身体出大问题表现。曾国藩本来希望迅速脱胎换骨,“换个人出来”。但是身体如此不给力,让他感觉非常灰心。道光二十三年(1843)正月十七日,也就是吐血之后第二天他给诸弟写信,对自己健康状况也感到极为悲观:
无如体气本弱,耳鸣不止,稍稍用心,便觉劳顿。每自思念,天既限以不能苦思,是天不欲成之学问也。故近日以来,意颇疏散。计今年若可得差,能还切旧债,则将归田养亲,不复恋恋于利禄矣。粗识几字,不敢为非以蹈大戾已耳,不复有志于先哲矣。吾人第以保身为要。所以无大志愿者,恐用心太过,足以疲神也。诸弟亦须时时以保身为念,无忽无忽。(25)
天生身体素质差,经常耳鸣,容易疲倦。看来是上天不让学问有成!想到这里,就非常灰心。以后如果能获得笔经济收入,还清家里旧债,就干脆回家孝养双亲,不在功名路上奋斗。这辈子识几个字,知道点儿道理,就可以,不再梦想成为先哲们那样伟人。身体是切基础,之所以不敢再有雄心壮志,是因为身体不行。你们也要注意保养身体,千万千万!
曾国藩发现自己身体禀赋太差,不能像别人那样剧烈地经受磨炼。才三十二岁他就说自己:“精神易乏,如五十岁人,良可恨也。”(26)
道光二十三年(1843),也就是三十三岁起,曾国藩又发现自己患上眼病。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初日,曾国藩日记中说自己眼睛问题:“不能看书,眼蒙如老人。”(27)出现视物模糊现象。因此才三十六岁,曾国藩就已经开始戴花镜。后来他在给郭昆焘信中说:“自丁未年(道光二十七年,三十六岁)已用增光镜。”(28)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