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不提,却说方应物正打量哪面墙壁比较适合写字时,不料李东阳眼神不错,偶然望见在甬道另边打转方应物,便高声招呼道:“那边小方朋友!因何而来?”
方应物无可奈何,跨过甬道,穿过学士柏,到亭外对李东阳行礼道:“见过老师。”
李东阳笑着应声道:“无须多礼,进翰苑,便不论师长,只说前后辈。”又对别人介绍道:“此乃身下三诏狱方应物也!”
方应物又对众人做个罗圈揖,问候道:“晚生见过诸位前辈。”众君子大都微笑点头,表示善意,当然也有不太和谐,比如王鏊,比如张天瑞……
大家果然是正在讨论经义心得,方应物虽然盛情难却入伙,但实在说不出个二三。
方应物又答道:“为人子者孝道不可忘,前半日在家聆听父亲垂训,不敢离门步。午前尽完孝道,午后便来为国尽忠。”
徐学士大笑几声,挥挥手道:“知道!这里没什吩咐,你随意自便去罢!”
方应物在徐学士这里报道完毕,退出学士公房。看看日头,若这样不做点事就走人,实在有些不甘。
不过这翰林院与别衙门确实不同,主要工作就是看书、编书、写文章、起草诏书,方应物这初来乍到能找到什事做?他要是闯进别人房间,说句“来帮你写诏书”,还不得被乱棍打出。
逡巡圈,方应物又到中庭,却见柯亭那里还是热闹,而在正中倚柱而坐不是李东阳又是谁?
自从科举结束之后,方应物就彻底把四书五经扔,而且也根本没心思在这上面。
此时听别人在这里说,他感觉只有两个字,枯燥。昨晚又没有睡好,体力消耗很大,今天中午又是路小跑着过来,若走动时还好,此时安坐下来,就感到极其困乏。
所以方应物坐在人群后面,不由自主打起盹,有经验都知道,这根本控制不住,停都停不下来。
不过席间这多人,又不是在天子面前这种正经场合,只要不太出格也就没人会注意,或者即便注意到也就笑之,但是总有例外……
蒙蒙胧胧之间,不知道是谁用力捅下,让方应物猛然惊醒过来。他睁眼四顾,却见同榜状元张天瑞在他面前貌似很关切地叫道:“
自从和父亲样侍班东宫后,李老师就宛若老树发新芽啊……方应物心里暗暗感慨。他是有拜访李东阳这京城地头蛇心思,但眼下人多嘴杂并不是说话场合,方应物也就没想着上前去。
方应物继续逡巡,打算找处合适地方题壁作诗,抄上首能流传千古大作,也算是在翰林院里留下个强烈印记。
他不禁陷入深深思索,“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不错,“为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也可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文辞就差点……
什?有看官以为,方应物应当主动上前参加进去,然后大杀四方震惊四座,干学士纳头便拜,从此威震学术圈?
还是算罢,翰林院里人物哪个不是饱学宿儒?若扎堆谈经论典,凭借方应物学术水平,不知是谁杀谁呢,另个姓方来还差不多。从这个角度而言,方应物被贬出去也是好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