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知县本意是敲打李佑不要太得意忘形,毕竟是黄师爷力荐、自己提拔人,怕他小人得志出丑,那样自己也没脸面。见李佑给自己脸上贴金,便冷冷笑,“好个谋议赞划!本官有桩无头绪事情,你且谋划番。”
出难题,李佑硬着头皮请道:“请大老爷明示。”
“本官欲造福方,重修虚河塘堰,所算需费银八万两。赖朝中诸公相扶,减免今秋钱粮三万,尚缺五万,看小子你如何给本官谋划?”
这虚河是虚江县境内条主要河流,从太湖发源流入吴淞江,乃是水航要道。甲申之变以来,水利年久失修,时常洪涝。但逢雨季,太湖水漫延而下,淤积堵塞,水灌诸乡。陈知县上任以来,和黄师爷谋划兴修水利,若成这将是项大政绩,上司考核很是有利。
治理办法有二,疏通淤积河道或者建造堤坝护住河岸。但疏通淤积河道涉及到百姓豪绅在历年洪水退后所圈占圩田,吃进去肉谁肯吐出来?清退圩田是桩天大吃力事情,所以在黄师爷建议下,选择花费更大修石塘堤坝这个办法。
不弱于人。却说严秀才有次与府学生员辩论,对方讽刺道:“吾尝闻虚江县之才石,八斗在胥吏之中,故能写得人生若只如初见。严同学且回去占那剩下二斗再来辩讨罢!”
只这句话,噎住心高气傲严秀才。
想那严秀才,向来傲气自矜,以此为风骨。不过倒也称得上满腹才华,人称当今虚江县第才子。眼瞅着某些市井小人弄些个*词艳曲,便骗得满城才名,勾得青楼女子争风吃醋(这点很重要),心中本就是很不爽利。
前番因为自家娘子留下芥蒂尚在,今次又被别人借李佑来讽刺导致吃大憋,是可忍孰不可忍。回县后便发挥书生们吵群架特点,伙同几个同学,联名投纸文书将李佑投诉。
曰:“既为吏目,不思国恩,轻废公事,游手市井。终日招摇于花街,徜徉于柳巷,百姓竖目,舆情汹汹。县政所施,皆赖于吏,如此薄行,以何率民……”
若二十里石塘堤坝能修下来,保几十年平安,陈知县大名在这虚江县不千古流芳也得百年不朽。
上月陈知县便上奏,要求减免本县钱粮以兴水利。近日户部批复回来,
知县官房内,李典史头大汗顾不得擦,匆匆看遍,抬起头很麻利地倒打耙道:“大老爷!国朝太祖有制:生员不许言事。严秀才等人妄言县政,当予惩戒!”
其实国朝制度荒废不行多去,例如应官吏不许嫖妓,也没见多少人做到,不说别人,李佑自己就没做到,虽然不花钱,算不算嫖还要认证认证。
陈知县不理李佑偏题,厉声道:“本官念你有二分小才,擢升重用。但你何为?终日闲游,百事束手,正所谓尸位素餐耳!严生可曾说错分?”
李佑心里大叫冤屈,提拔成典史,又没说分到“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中哪房,那就只好在黄师爷承发房(办理公文往来部门)闲混。但承发房有黄师爷坐镇,他哪里敢和黄师爷并立理事。
想想只好厚着脸皮说:“禀告大老爷,属下不擅文牍公案……所长在于谋议赞划、临机处事……吾乃天生郭奉孝,实非种田荀文若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