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平阜间,长塘茂草里,又有各家园林掩映其中,因地而宜,濒水而设,隐约间风貌各异。如同人在画中游,好派连绵锦绣风光,正是两堤花柳全依水,路楼台直到山。
正值春暖花开季节,游人
张三去寻艘干净画舫,说定价钱,便请李佑上舫。
船家却先问客人,要不要请妓助兴,被李佑拒绝。放在从前,他说不定会喊上七八个来花天酒地纵意行欢,现在却有几分稳重之气。再者程小娘子这个小妾正陪伴在身边,与妓家混杂十分不妥当。
未出城时,没什风景好看,李佑便对老船家问东问西,说些扬州本地事情。
那船家只道他是外地人好奇而已,倒也有问必答。
“们扬州城中二十万人,四方流寓之人占十之七八,本地土著怕是十之二三都不到。”
也不是没有……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只要认真起来便心细如发李佑问崔经道:“过这条街,你可曾看出些什?”
崔经表示很茫然,不知东主为何发问。
“妇女很多。”李佑感慨道:“与各地相较,扬州街上妇女最多,且言行坦然,不避人前。以此略可窥得本地民风二。”
闻言崔经与张三回头仔细观望番,恍然道“果真如此”,登时对红遍大江南北妇女偶像李大人佩服到五体投地。
小竹嘀咕道:“老爷真好色!到哪里都看女人。”
“们扬州,盐商大都是徽州人,也有成是山西陕西那边西商。大二三十家,中小不好计数,三百家总是有,全城怕是都要指着这三百家吃饭。”
“他们赚多少钱小人哪里能知道,但听说最大几个每年仅盐业就净赚至少在十万以上白银,这还不算其他生意。”
“江都县?不怎听说,城里最大衙门是盐运司,有事都是盐运盐商使钱,府衙派差。对,小人这画舫在县里登籍。”
“当然要登籍造册,们扬州画舫二三百条,城内外十二码头都不够停。上任知县便弄个造册登记,限住数目,他别干过什都不曾传闻过。”
自从水门出北城,两岸景色渐变。这画舫是结构简单四柱式样便宜货,但视线极不错。临水四望只见得柳叶青青,翠如烟笼;桃花正红,泛彩缤纷。
“小小婢女懂什见微而知著道理。”李大人进入县尊状态很快,忧心忡忡地叹道:“噫!江南江北,女织盛行,鸡鸣而起何处无妇工?故吴地布稠甲于天下。惟扬州城郭妇风燕惰,逸于安乐,全无事事,旦有变坐困愁穷,教化之功任重道远啊。”
崔经忍住句话没有说出来,“若无东主你这样贪花好色男子,怎会有不修妇工女子?”
闲话不提,走约摸不到三里路,条狭窄纤细南北走向河流横亘在眼前,将扬州城分为二,河对岸却又是道城墙。
崔经指着城墙道:“据书上记载,扬州城有东西两部,西为旧城,东为新城,旧城与新城之间便以旧东城和旧护城河为界。这道城墙大约就是旧城东墙,而此河便是旧护城河。”
什旧护城河,分明就是小秦淮河……李佑望望远处,此河两岸楼馆林立,心里便可以确定,这儿八成就是上辈子常听说小秦淮河,扬州城里大概不会有第二条这种风格小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